[發明專利]一種生頻共振音樂體感智能化應用系統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3967.1 | 申請日: | 2013-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0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東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東紅 |
| 主分類號: | A61H1/00 | 分類號: | 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海口興南知識產權事務有限公司 46002 | 代理人: | 林尤懷 |
| 地址: | 570206 海南省***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共振 音樂 智能化 應用 系統 及其 處理 方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音樂體感共振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生頻共振音樂體感智能化應用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音樂體感共振技術,最早起源于挪威教育學家和臨床醫學家Olav?Skille博士在20世紀80年代的發現;1985年,美國的Byron?Eakin設計出音樂體感躺椅、床墊等產品并用于商業民用領域;1987年始,時任日本音樂治療學會理事的小松明花20年時間發明了專用于音樂體感共振技術的聲頻換能器,藉此完成了音樂體感共振技術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當前國內市場已出現了一批“夢博士”、“新體感”等品牌的音樂體感共振技術產品,音樂體感共振技術的應用正在迅速地發展中。
當前音樂體感共振技術應用中,還存在一些方法上的缺陷:一是其實現的方法還停留在機械化水平,僅靠電能轉換聲能單一流程實現技術應用,尚未引入信息化技術形成智能化應用方法,比較嚴重地制約了該技術應用的精準化程度發揮;二是與人體接觸的振動源安裝位置大多采用不可移動的固定方式,對不同體積的人體對象適應性、對人體姿勢變化的適應性等靈活度不高,不僅影響該技術應用的人體舒適性,也影響人體共振感應部位相針對的靈活性。
當前音樂體感共振技術應用中,缺失對人體固有頻率的檢測手段,所以其施加人體音樂體感共振時并不兼容不同人體固有頻率的特殊針對性,這是其針對對象精準化作用程度發揮缺陷之一;缺失對不同人體音樂體感振動方式的不同需求判斷方式,所以在施加音樂體感共振時,不能給予不同的需求實施不同的方案,這是其針對對象精準化程度發揮缺陷之二;由于其系統結構的組成方式采用近乎于一般音樂重放的音響系統簡單方式:如音源(節目源)→功率放大→聲能驅動(揚聲器系統)等,進行應用操作時,多是由操作員人為選擇音樂振動節目源并控制聲波振動能量的輸出,而不同知識結構、不同主觀感受、不同應用環境的操作員面對同一條件下的需求判斷和操作選擇是不一樣的,這使同一條件的需求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作用和效果,導致其應用精準化作用程度發揮缺陷之三。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以上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生頻共振音樂體感智能化應用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本發明引入信息化技術手段,采用計算機軟件處理程序與硬件執行系統的協調方式,克服了上述音樂體感共振技術應用中精準程度不高的問題;音樂體感共振技術在智能化方面有所創新與發展,在其應用于人體共振過程中有更大的適應性靈活度以及精確性。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頻共振音樂體感智能化應用系統,其特征在于:
(1)包括計算機軟件:
程序顯示/輸入程序,作為人機對話的輸入輸出媒介,通過計算機人機界面接受輸入指令,并顯示軟件處理流程的各種詢問與結果,為人機對話提供信息輸入輸出的信息接口;
系統控制程序,?作為協調控制中心,對系統內各程序的信息處理實施協調、分配和控制;
信息配對程序,作為智能化處理中心,按照預置的數學模型,對用戶數據庫的數據、聲頻音樂數據庫的數據以及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類比計算分析,同時按照預置的比較方案整理出優化篩選的數據結果;
數據分析統計程序,將實時采集的數據信息,按照預置公式與參數進行分析,并得出數據分析統計結果;
用戶數據庫,保存實時的或歷史的各種有關用戶數據,以備軟件信息處理過程調用;
聲頻音樂數據庫,該數據專用于保存各種聲頻或音樂數據,以備軟件信息處理過程調用;
(2)還包括硬件執行系統:
電源穩壓過濾器,為硬件執行流程的電器及其設備提供動力的電源儀器,通過該儀器的穩壓濾波處理,硬件執行流程中的各電器及其設備可以獲得穩定而純凈的電流、電壓;
聲頻振動床結構單體控制器,對聲頻振動床結構單體起控制作用的裝置,主要功能是按照預定順序發出電動機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
數/模轉換器,?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與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處理設備,起到數字信息與模擬信息交互應用的媒介作用,它既可以將系統采集到的模擬聲信號轉換成計算機軟件程序可以識別的數字信號,又可以將計算機存儲的聲頻數字信號轉換成硬件執行系統中的電器及設備可識別和傳輸的模擬電信號;
前置分頻放大器,把模擬音頻信號放大至功率放大器可接受的輸入額定電平信號,并將該信號進行電子分頻處理;
功率放大器,通過對模擬音頻信號的放大電功率去驅動聲頻驅動組件做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東紅,未經陳東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39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螺旋卸料離心機的差速器
- 下一篇:取代酰胺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