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油路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3929.6 | 申請日: | 2013-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8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精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精華;李金輝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F15B11/16;B62D6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油路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液壓油路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在水稻插秧機上采用油泵輸出的液壓油用設有仿形的分配器來控制單油缸彈簧式左右地輪平衡和升降方式,該方式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二位三通閥控制左右地輪升降和左右油缸液力平衡的結構簡單的一種液壓油路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右地輪、右行走支臂、右油缸柱塞、右支座、右油缸、左右壓力平衡油路、右接油缸油路、右單向閥、二位三通閥、閥前右上升油路、地輪自動升降閥、地輪自動升降閥進油路、油泵、油泵吸油路、油箱、油泵出油路、溢流閥油路、溢流閥、閥前左上升油路、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左單向閥、左接油缸油路、左油缸、左油缸柱塞、左支座、左行走支臂、左地輪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右行走支臂的前端安裝右地輪,右行走支臂的下右角與右支座相鉸接,右行走支臂的下左端與右油缸柱塞相鉸接,右油缸柱塞下端安裝在右油缸內,右接油缸油路的上端與右油缸相接通,右接油缸油路下端通過右單向閥與二位三通閥右側相接通,閥前右上升油路的上端與二位三通閥相接通,閥前右上升油路的另一端與閥前左上升油路相接通,油泵通過油泵出油路與閥前右上升油路的中間相接通,油泵的下端油泵吸油路與油箱相接通,溢流閥下端通過溢流閥油路與油泵?油路相接通,溢流閥上端與二位三通閥右側相接通,地輪自動升降閥下端通過地輪自動升降閥進油路與閥前右上升油路的偏左相接通,地輪自動升降閥的上端通過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與二位三通閥相接通,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的下端與二位三通閥的中偏左側相接通另上端與左右壓力平衡油路相接通,左接油缸油路的上端與左油缸相接通另下端通過左單向閥與二位三通閥的左側相接通,左油缸柱塞下端安裝在左油缸內另一端與左行走支臂下左端相鉸接,左行走支臂下右角與左支座相鉸接,左行走支臂前端安裝左地輪。?
所述的左右壓力平衡油路的左端與左接油缸油路相接通,左右壓力平衡油路右端與右接油缸油路相接通。?
所述的右接油缸油路和閥前右上升油路在同一個直線上。?
所述的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和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在同一個直線上。?
所述的閥前左上升油路和左接油缸油路在同一個直線上。?
所述的二位三通閥可為手動閥、電磁閥、轉閥。?
所述的左油缸、右油缸分別控制左地輪和右地輪的上下升降。?
所述的二位三通閥向左移動閥前左上升油路與左接油缸油路和閥前右上升油路與右接油缸油路開通,同時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與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關閉,當二位三通閥向右移動閥前左上升油路與左接油缸油路和閥前右上升油路與右接油缸油路關閉,同時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與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開通。?
所述的左油缸、右油缸可為緩沖式柱塞油缸、緩沖式活塞油缸、緩沖式旋轉油缸。?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液壓油路系統具有這樣的有益效果:1、采用二位三通閥分別控制地輪上升油路和地輪仿形油路可靠結構簡單、制造安裝方便可靠,2、采用左右單向閥機器上升時左右不能搖擺;3、采用流體力學規律來壓力的自動平衡,所以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是手扶式水稻插秧機和水稻移栽機的理想的一種液壓油路系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二位三通閥側移動的左的示意圖。?
在圖1中,1、右地輪;2、右行走支臂;3、右油缸柱塞;4、右支座;5、右油缸;6、左右壓力平衡油路;7、右接油缸油路;8、右單向閥;9、二位三通閥;10、閥前右上升油路;11、地輪自動升降閥;12、地輪自動升降閥進油路;13、油泵;14、油泵吸油路;15、油箱;16、油泵出油路;17、溢流閥油路;18、溢流閥;19、閥前左上升油路;20、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1、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2、左單向閥;23、左接油缸油路;24、左油缸;25、左油缸柱塞;26、左支座;27、左行走支臂;28、左地輪?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液壓油路系統,它由右地輪(1)、右行走支臂(2)、右油缸柱塞(3)、右支座(4)、右油缸(5)、左右壓力平衡油路(6)、右接油缸油路(7)、右單向閥(8)、二位三通閥(9)、閥前右上升油路(10)、地輪自動升降閥(11)、地輪自動升降閥進油路(12)、油泵(13)、油泵吸油路(14)、油箱(15)、油泵出油路(16)、溢流閥油路(17)、溢流閥(18)、閥前左上升油路(19)、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0)、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1)、左單向閥(22)、左接油缸油路(23)、左油缸(24)、左?油缸柱塞(25)、左支座(26)、左行走支臂(27)、左地輪(28)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右行走支臂(2)的前端安裝右地輪(1),右行走支臂(2)的下右角與右支座(4)相鉸接,右行走支臂(2)的下左端與右油缸柱塞(3)相鉸接,右油缸柱塞(3)下端安裝在右油缸(5)內,右接油缸油路(7)的上端與右油缸(5)相接通,右接油缸油路(7)下端通過右單向閥(8)與二位三通閥(9)右側相接通,閥前右上升油路(10)的上端與二位三通閥(9)相接通,閥前右上升油路(10)的另一端與閥前左上升油路(19)相接通,油泵(13)通過油泵出油路(16)與閥前右上升油路(10)的中間相接通,油泵(13)的下端油泵吸油路(14)與油箱(15)相接通,溢流閥(18)下端通過溢流閥油路(17)與油泵油路(14)相接通,溢流閥(18)上端與二位三通閥(9)右側相接通,地輪自動升降閥(11)下端通過地輪自動升降閥進油路(12)與閥前右上升油路(10)的偏左相接通,地輪自動升降閥(11)的上端通過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0)與二位三通閥(9)相接通,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1)的下端與二位三通閥(9)的中偏左側相接通另上端與左右壓力平衡油路(6)相接通,左接油缸油路(23)的上端與左油缸(24)相接通另下端通過左單向閥(22)與二位三通閥(9)的左側相接通,左油缸柱塞(25)下端安裝在左油缸(24)內另一端與左行走支臂(27)下左端相鉸接,左行走支臂(27)下右角與左支座(26)相鉸接,左行走支臂(27)前端安裝左地輪(28),所述的左右壓力平衡油路(6)的左端與左接油缸油路(23)相接通,左右壓力平衡油路(6)右端與右接油缸油路(7)相接通,同時左右地輪根據地形隨動這時左右油缸的壓力變化而流體流動定律來自動平衡,所述的右接油缸油路(7)和閥前右上升油路(10)在同一個直線上,所述的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0)和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1)在同一個直線上,所述的閥前左上升油路(19)和左接油缸油路(23)在同一個直線上所述的二位三通閥(9)?可為手動閥、電磁閥、轉閥,所述的左油缸(24)、右油缸(5)分別控制左地輪(28)和右地輪(1)的上下升降,所述的二位三通閥(9)向左移動閥前左上升油路(19)與左接油缸油路(23)和閥前右上升油路(10)與右接油缸油路(7)開通,同時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0)與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1)關閉,當二位三通閥(9)向右移動閥前左上升油路(19)與左接油缸油路(23)和閥前右上升油路(10)與右接油缸油路(7)關閉,同時閥前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0)與閥后地輪自動升降油路(21)開通,所述的左油缸(24)、右油缸(5)可為緩沖式柱塞油缸、緩沖式活塞油缸、緩沖式旋轉油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精華;李金輝,未經李精華;李金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39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觸媒地板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三元系納米無鉛壓電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