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觸摸式調光開關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3802.4 | 申請日: | 2013-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7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崔洪桅;張繼川;王瑞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津亞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96 | 分類號: | H03K17/9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57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觸摸式 調光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照明控制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觸摸式調光開關。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得提高,現在家庭裝飾越來越收到重視,燈飾以及控制燈飾的墻壁開關也是家具裝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方便與美化我們的生活,各式各樣的開關應運而生,我們最常使用得機械式開關,經常會出現由于長時間使用部件磨損而開關失靈的狀況,另外手動觸及金屬部件使其發亮的延時開關以及聲控開關均不太適合家居和辦公場所。
現有的家居燈光控制回路較多,觸摸開關是通過輕微觸摸來實現電路開關的,并且現有的觸摸開關大都采用玻璃或者純液晶屏作為可識別的觸摸屏。這種觸摸屏成本較高,倘若要更改按鍵名稱,需要更換整個觸摸屏或需要專用的軟件及專業的技術人員,更換和維護不方便,實施成本高。而且現有的觸摸開關只能實現觸摸控制接通和斷開電路。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現代生活的便捷性需求。對于家居中負載較多情況來說,顯然一個開關控制一個負載,浪費且不易于管理。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困難,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組裝快捷、便于控制的觸摸式調光開關。
本發明采取一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觸模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觸摸面板、前殼、控制觸摸面板PCBA、暗盒連接板、控制電源PCBA、后殼。觸摸面板和控制觸摸面板PCBA通過導熱雙面膠分別粘貼在前殼的前后兩面;控制電源PCBA卡接在后殼中;前殼和后殼分別卡接在暗盒連接板的前后兩面。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材料為高導光亞克力材料。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觸摸面板PCBA背面設置有一個電連接公頭,上下兩邊各設置有一排LED芯片。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左右兩邊框分別設置有卡鉤。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盒連接板上下左右邊框分別設置有卡槽,中間設置有走線孔。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源PCBA上設置有調光電路和YiFi模塊,正面設置有一個電連接母頭,PCBA左右兩邊設置有卡鉤。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得觸控式調光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殼左右兩邊設置有卡槽,上下兩邊設置有卡鉤。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工藝簡單,安裝快捷,除了單獨的控制通斷電以外,可以實現遠程遙控和中央控制,實現同時控制多個開關進行工作,在黑暗條件下開關還具有背光功能,方便使用并且智能。
附圖說明
圖1是發明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發明中前殼結構示意圖。
圖3是發明中控制觸摸面板PCBA結構示意圖。
圖4是發明中暗合連接板結構示意圖。
圖5是發明中控制電源PCBA結構示意圖。
圖6是發明中后殼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下結合圖1-6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1觸摸面板,2前殼,3控制觸摸面板PCBA,4暗盒連接板,5控制電源PCBA,6后殼,7邊框卡鉤,8?LED芯片,9邊框卡槽,10邊框卡鉤,11走線控,12邊框卡槽,13邊框卡鉤,14卡鉤,15卡槽,16電連接公頭,17電連接母頭。
本發明主要包括:觸摸面板1、前殼2、控制觸摸面板PCBA3、暗盒連接板4、控制電源PCBA5、后殼6。觸摸面板1和控制觸摸面板PCBA3通過導熱雙面膠分別粘貼在前殼的前后兩面,控制電源PCBA卡接在后殼中,前殼和后殼分別卡接在暗盒連接板的前后兩面,控制觸摸面板PCBA3和控制電源PCBA5通過接頭進行電連接,工藝簡單,安裝快捷。
觸控面板1材料為高導光亞克力材料,所述控制觸摸面板PCB板上裝有觸摸感應器件和LED芯片8,在接受感應的同時LED隨之亮暗。所述控制電源PCBA5設置有調光電路可以進行燈光明暗度的調節,并且設置有YiFi模塊可以與手機進行網絡連通,通過手機對開關進行遠程控制和中央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津亞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津亞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38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