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3027.2 | 申請日: | 2007-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7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于爾根·堯爾尼希;托馬斯·沃伊騰;斯特凡·馬克本 | 申請(專利權)人: | 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5/00 | 分類號: | A61M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劉金峰 |
| 地址: | 瑞士*** | 國省代碼: | 瑞士;CH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散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7年1月9日、申請號為200780005571.2、發明名稱為“分散裝置”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粉末吸入器的分散裝置。
背景技術
這種類型的分散裝置通常是公知的,并用于產生懸浮微粒的分散,其中,所述懸浮微粒包括活性劑(active?agent)和載體物質(例如乳糖)的混合。該載體物質主要用于控制配方(formulation)的物理特性,例如所述配方的流動性。在這一過程中,精細活性劑首先粘附在粗糙的載體物質的表面。出現在載體微粒和活性劑微粒之間或者出現在活性劑微粒團塊之間的粘附力必須在吸入期間被克服,以便產生高比例的適于呼吸的活性劑微粒。此過程所需的能量可以在分散裝置中引入。
在公知的分散裝置中,撞擊力或湍流或者兩者的結合被用于分散。在撞擊墻和附加的空氣供應通道的幫助下導致分散也是公知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散裝置,該裝置結構非常緊湊、簡單,并且使用此分散裝置可以在不損失吸入力的情況下產生盡可能高比例的精細微粒碎片。
這一目的可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特別是通過具有吸入口(mouthpiece)的分散裝置而實現,其中,在所述吸入口內設置有用于提供微粒流的環形通道。就此而論,環形通道具有軸向入口和軸向出口,以提供包含有活性劑和載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微粒流。根據本發明,環狀偏轉室與環形通道的軸向出口相鄰接,并且沿軸向進入的微粒流在該偏轉室內沿預定的徑向流方向而被偏轉。同時,在此偏轉室內微粒流能夠被加速,以便微粒流可以在旋轉室內循環式流動,其中,所述旋轉室在軸向方向上與偏轉室相鄰接,并且具有圓形外壁和軸向出口。
通過吸入口的吸入而完全流出偏轉室之后,穿過環形通道所供應的微粒流能夠因此而被帶入環狀循環路徑,同時,輕的微粒,例如微粒尺寸小于5μm的純活性劑微粒,由于其較低的離心力而能夠在較早階段從旋轉室的軸向出口流出。另一方面,粗糙的微粒,例如承載活性劑的載體微粒,由于它們的慣性質量而會在旋轉室內保持較長的時間,在旋轉室內,所述粗糙的微粒循環多次并且在此過程中撞擊旋轉室的外壁,精細活性劑微粒從粗糙的載體微粒上進一步分離。所有精細微粒跟隨空氣流以逐漸減低的速度穿過旋轉室的軸向出口,并且該精細微粒作為非彈道懸浮微??晒┪搿?/p>
根據本發明,偏轉室和旋轉室不被用于粗糙微粒的分離,而是利用粗糙微粒和精細微粒之間在平均駐留時間上分配的不同進行微粒的分離。因此,粗糙微粒也能夠存在于旋轉室內直到吸入過程的末端,以便沒有實際的粉末渣殘留,該粉末渣會降低吸入器的功能或降低對進一步劑量應用而言劑量釋放的一致性。
根據本發明的環形通道具有軸向方向的入口和出口。然而,通常,被引入環形通道的微粒流也可以具有切向流成份。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在本說明書中,附圖中以及從屬權利要求中被描述。
根據第一個優選實施例,傾斜指向軸向方向的導流板可以被設置在偏轉室內。通過環形空間軸向進入的微粒流可以使用這種導流板以簡單的方式被偏轉到切向流方向,同時,可以通過偏轉板的設計而實現微粒流在偏轉室內的加速。
對導流板來說,其被彎曲以獲得期望的偏轉和加速效果是有利的。在此過程中,導流板的曲率在軸向方向上減小是有利的。為了獲得最大可能的偏轉和加速,導流板據此可以以渦輪的方式被設計。關于這一點,導流板具有翼形側面也是有利的,其中,該翼形側面在截面中具有彎曲的輪廓線。關于這一點,下述結構也是有利的:即導流板在偏轉室的入口的附近具有圓形的前邊緣,并且在偏轉室的出口的附近具有后邊緣,該后邊緣具有較不明顯的倒角。已進行的試驗顯示出這種截面設計能夠獲得非常好的結果。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的優選實施例,旋轉室的軸向出口被設置于中央。輕微粒因此可以在較早階段從出口流出旋轉室,而重微粒沿旋轉室的外壁循環流動。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的優先實施例,流出通道張開并與旋轉室的軸向出口相鄰接。張口可以是凹面的,借此可獲得如下效果:即在與吸入方向相切的方向上具有相對高的速度分量并位于流出旋轉室出口的懸浮物微粒在所述流出通道的附近減速,并且懸浮微粒的運動被主要定向在出口通道內的縱向方向上。同時,流出通道的橫截面積的增加可以獲得低的懸浮微粒流出速度,以便病人可吸入非彈道的懸浮微粒。使用此類幾何結構的吸入口通過影響流出方向和流出速度,懸浮微粒在病人的口咽區的沉積可以被減少。盡管懸浮微粒以相對高的徑向速度流出旋轉室而進入出口,但是懸浮微粒在流出通道末端的流出速度是相對較低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30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