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機動車燈的光導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2980.5 | 申請日: | 2013-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65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馬蒂亞斯·布倫德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汽車照明羅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8/00 | 分類號: | F21V8/00;F21W105/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師事務所 11326 | 代理人: | 唐超塵 |
| 地址: | 德國羅***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狀件 導光 光導體裝置 邊界面 機動車燈 并排設置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梯形形狀 直接相鄰 光導體 板狀 對置 一體化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燈的一體化的光導體裝置,該光導體裝置具有多個并排設置的板狀的導光指狀件(18),其中每個導光指狀件都具有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2)以及兩個邊界面,它們這樣地彼此相互對置,使得獲得梯形形狀。該光導體裝置的特征在于,第一導光指狀件和與之直接相鄰的第二導光指狀件在光導體裝置中這樣定向地設置,使得第一導光指狀件的邊界面設置得這樣面向第二導光指狀件的邊界面,使得梯形的光導體并排地安放在平面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燈的一體化的光導體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挑剔的款式,將發光二極管(LED)作為光源引入機動車照明裝置中,這給照明裝置的研發提高了很高的要求。在機動車照明裝置中,通常分為前照燈和信號燈。機動車的前照燈產生光分布,它如此強烈地照亮周圍環境,使得駕駛員可安全地在里面確定方向。信號燈產生信號光分布,它們應讓其它交通參與者知道該機動車的存在和/或行為。日間行車燈-信號燈是信號燈的實施例,但它不應是窮盡列舉。
正是在機動車燈的范圍內經常需要均質照亮的光帶,作為日間行車燈、閃光燈或輪廓標志燈的顯示狀態。這些要求雖然可通過具有后置散光玻璃的準直光學元件良好地滿足,但該顯現圖像在未照射狀態下通常還不達標:借助這種光學元件還很難滿足取決于閃耀的、深度起效的顯現圖像的要求。此外,借助大量呈階梯狀設置的光源和準直光學元件來照亮通常呈三維拱起的散光玻璃,是很煩瑣和昂貴的。
因此,為了實現均勻的顯現圖像并在造型上實現盡可能大的自由度,因此選擇了光導體作為光學元件。但要克服光導體的低光學效率。典型的光導體效率只是約15%。在此,由光源發出的光束的份額的效率指,它實際上對期望的光分布的貢獻。其結果是,為了借助光導體來實現閃光燈或日間行車燈功能,必須應用與其它只用于主要光功能(即用于近光燈或遠光燈))相似強度的光源。從而存在著結構空間需求、熱量發散和成本方面的缺點。
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常用的光導體裝置的結構相當光滑,其中通常相當小的光出射面卻碰上輸出的光束的非常大的張角。因此在實踐中不可能的是,將輸出的光線的更大份額轉到狹窄限制的目標區域中,但這對于實現通常的照明功能來說是必要的。此外,通過傳輸在大量退耦棱鏡上損失了許多光線,并且該較長的光導體長度會導致明顯的吸收損失和顏色偏移。這些光導體通常相當纖細,因此從棱鏡中退耦的光束通常不能再明顯地聚焦。相反,光導體的縱向伸展雖然大,但邊界面作為光出射面和作為傳輸面的雙重使用不能實現聚焦的幾何形狀。
具有上述類型的光導體裝置的機動車燈從DE 102 31 326 A1已知。該已知的光導體裝置具有弧矢面和多個并排設置的導光指狀件,其中每個導光指狀件都具有用來耦合光線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該第二端部通到用于多個導光指狀件的公共光導體容積中。每個導光指狀件都具有兩個彼此相對而置的邊界面,其中在每個邊界面中都具有至少一個直線,該直線將導光指狀件的兩個端部連接起來,并且它的延長線與一直線的延長線具有交點,后面提到的直線將導光指狀件的另一邊界面的兩個端部連接起來。
弧矢面在此是指一個平面,導光指狀件并排安放在此平面中。
導光指狀件的形狀在DE 102 31 326 A1中描述成郁金香狀。準確地看,該處介紹的導光指狀件分別具有兩對彼此相對而置的邊界面。第一對在該處稱為表面的邊界面呈弧形或呈拋物線形地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間延伸。第二對的邊界面是平坦的表面,它按DE 102 31 326 A1要么平行地延伸,要么在光線的傳播方向上呈V形地相互延伸開來,或呈箭頭狀的想向布置。在此,已知的機動車燈的導光指狀件這樣設置,使得相鄰的導光指狀件的弧形或拋物線形的外罩是面彼此相對而置。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汽車照明羅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經汽車照明羅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29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