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草藥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52903.X | 申請日: | 2013-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9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來東;劉昂;崔曉華;孫旭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旭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31/16;A61P11/00;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周長義;崔民海 |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流行性感冒 中草藥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病毒性感冒的中草藥,屬于中醫(y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發(fā)病率高,容易引起暴發(fā)流行或大流行。其主要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進行傳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也可以傳播。典型的臨床特點是急起高熱、顯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噴嚏等上呼吸卡他癥狀相對較輕。秋冬季節(jié)高發(fā)。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并發(fā)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而導致死亡。流感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對于流感病毒的治療抗生素是沒有作用的,因此在沒有合并細菌感染跡象的情況下不得使用抗生素,否則易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藥菌的產生。存在繼發(fā)細菌感染時及時使用抗生素。由于發(fā)熱是流感突出的癥狀,解熱劑阿司匹林的應用又可能招致瑞氏綜合征的發(fā)生,所以在處理流感患者發(fā)熱時易選用物理降溫,盡量避免大劑量阿司匹林的應用。因此,在臨床西醫(yī)治療流感往往采取對癥處理,常常是發(fā)熱—退熱(用藥)—再發(fā)熱—再退熱;反反復復。在這反復過程中容易引起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尤其是兒童易并發(fā)肺炎、心臟損害等等。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流行性感冒治療效果好、對人體副作用小,價格低廉服用方便的中醫(yī)藥治療。它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辯證施治,合理綜合用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草藥,按重量份數(shù)計,各成分組成是:麻黃6~15份、生石膏25~35份、炒杏仁6~15份、雙花25~35份、連翹25~35份、大青葉15~25份、板藍根25~35份、秦九8~15份、柴胡10~20份、桔梗8~15份、灸甘草4~8份、山豆根8~15份、魚腥草20~30份、蘆根10~20份、錢胡10~20份、薄荷6~12份組成。每付藥按重量計是:麻黃6~15克、生石膏25~35克、炒杏仁6~15克、雙花25~35克、連翹25~35克、大青葉15~25克、板藍根25~35克、秦九8~15克、柴胡10~20克、桔梗8~15克、灸甘草4~8克、山豆根8~15克、魚腥草20~30克、蘆根10~20克、錢胡10~20克、薄荷6~12克;根據病人的病情來調節(jié)各成分藥量的大小。
上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草藥制備方法是:首先將上述的麻黃6~15克、生石膏25~35克、炒杏仁6~15克、雙花25~35克、連翹25~35克、大青葉15~25克、板藍根25~35克、秦九8~15克、柴胡10~20克、桔梗8~15克、灸甘草4~8克、山豆根8~15克、魚腥草20~30克、蘆根10~20克、錢胡10~20克加適量清水(將藥鋪平,加水高出2~4厘米為宜)浸泡一小時,水煎煮15分鐘,倒出藥液,二次加適量水煎煮10分鐘后放入薄荷繼續(xù)煎煮5分鐘,倒出藥液與第一次藥液合并,混合后即成湯劑藥。服用時,按每日一副,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也可以按需要用該方制成其他劑型。
本發(fā)明對流行性感冒治療效果好,治愈率高,對人體副作用小,價格低廉服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該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草藥,按重量份數(shù)計,各成分組成是:麻黃6~15份、生石膏25~35份、炒杏仁6~15份、雙花25~35份、連翹25~35份、大青葉15~25份、板藍根25~35份、秦九8~15份、柴胡10~20份、桔梗8~15份、灸甘草4~8份、山豆根8~15份、魚腥草20~30份、蘆根10~20份、錢胡10~20份、薄荷6~12份組成。每付藥按重量計是:麻黃6~15克、生石膏25~35克、炒杏仁6~15克、雙花25~35克、連翹25~35克、大青葉15~25克、板藍根25~35克、秦九8~15克、柴胡10~20克、桔梗8~15克、灸甘草4~8克、山豆根8~15克、魚腥草20~30克、蘆根10~20克、錢胡10~20克、薄荷6~12克;根據病人的病情來調節(jié)各成分藥量的大小。每副藥按重量計優(yōu)選各成分組成是:麻黃9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9克、雙花30克、連翹30克、大青葉20克、板藍根30克、秦九12克、柴胡15克、桔梗12克、灸甘草6克、山豆根12克、魚腥草24克、蘆根15克、錢胡15克、薄荷9克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旭紅,未經孫旭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29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β-糊精低脂蛋黃醬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禽類肝臟風味醬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