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治污養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1983.7 | 申請日: | 2013-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0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啟忠;李開賢;陳兆濤;陳芯誼;陳震 | 申請(專利權)人: | 崇州市地龍海龍生物制品開發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01K61/0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治污 養殖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治污方法,在人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畜產品,畜產品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營養,并且還附帶著很大的經濟效益。而當今社會規模化的工廠養殖,由于宰殺量大,沖洗畜產品后的污水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污染。收集或集中這類由于沖洗動物血液的污水來進行分層養殖水蛭和魚,即治理環境污染又獲得了經濟效益。
背景技術
水蛭俗稱螞蝗、馬鱉。常可在水田、湖沼地區見到,能吸取人畜血液。水蛭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對血液起抗凝作用。還含有水蛭栓素、水蛭肝素,是中醫藥名貴的動物藥材。水蛭絕大多數生活在淡水中,尤其是在池塘、湖泊、河流以及小溪等富含有機質的水域中,由于生態環境的變化,干涸的河道或池塘里水蛭可潛入穴居,甚至在自身體重失去40%的情況下也能生存。在大型的屠宰廠,每日排出成百上千噸的血污淡水,利用養殖水蛭分層飼養魚類等。即抑制了環境污染凈化了水質,又獲得了飼養水蛭和魚類所帶來的收益,是一種一舉兩得的環保措施,更主要是凈化水質節約用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治污養殖方法。水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蛋白質,而大量畜產品的加工又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在畜產品的加工中,大量動物血液沒有獲得利用,而被白白的沖洗掉又造成環景污染。利用這些富含大量血液的淡水進行分層飼養,上層養殖水蛭,中層和下層分別養殖不同種類的魚類。并促使是它們平衡發展,各吃自己所需要的物質。促使水質得到進化,對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又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創新點,利用生物養殖治理環景污染凈化水質,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治污養殖方法,
下面給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一
設水池水蛭育種池,長5米,寬3米,深1米,水泥池底,每平方米內放5張棕片,供水蛭吸食、休息和產卵孵化用。灌入潔凈水0.6米深,水溫20℃。放入成年水蛭每平方600條。日投料動物血液5公斤。隔三日投料一次,檢測水質偏酸時換水,
實施例二
建養殖池長10米,寬8米,深2米,水泥池底。池設進出口閥門,在池高一米處設攔網,將池面隔成三層,最上層攔網目為2mm,分隔較大的水蛭。中層網目1毫米,池中預留1米寬,不設攔網以便操作檢查和放養水蛭及魚使用。上層養大水蛭,中層養小水蛭,下層養鰱魚,池中放入棕片每平方米3張。上層水域養4月齡大水蛭每平方600只,中層養2月齡水蛭每平方1000只,下層每平方養10公分的鰱魚20條,水池保持20℃,
?實施例三
再建第二養殖池長10米,寬8米,深1.2米,水泥池底。將第一池池下面的水放入第二池,在第一次中放出多少補充多少,第二池水吸收的是第一池經養殖凈化過的水,但仍然富含很多有機質,放養5公分長的鯽魚每平方30條,經飼養過鯽魚的水,經檢測幾乎再無有可食用的有機質時排放,這是己經凈化了的旡污染的水可再利用,循環利用,抽入沉淀池后經沉淀后抽入水塔再利用,下沉物收集作為優質有機肥用,
?實施例四
在9月底10月初,越冬之前采收水蛭,將棕片撈出,這時水蛭聚集卷附在棕片上,選健壯個體大的留種。集中投放到越冬池內越冬,其它水蛭及時加工為藥品,乳酸水蛭液。魚收起來面向市場銷售,小魚繼續在池中飼養凈化水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崇州市地龍海龍生物制品開發研究所,未經崇州市地龍海龍生物制品開發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19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工裝卸自動導引車輛控制系統
- 下一篇:頂吸及側吸可升降式吸油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