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桑蠶紬絲織物用漂白液及桑蠶紬絲織物的漂白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1900.4 | 申請日: | 2013-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3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美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秋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L3/02 | 分類號: | D06L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桑蠶 絲織物 漂白液 漂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織物用漂白液及織物的漂白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桑蠶紬絲織物用漂白液及桑蠶紬絲織物的漂白方法。
背景技術
在紡織染整工藝中,織物經過煮練后,織物上大部分天然及人為雜質已經除去,毛細管效應顯著提高,已能滿足一些品種的加工要求。但對漂白織物及色澤鮮艷的淺色花布、色布類,還需要提高白度,因此需進一步除去織物上的色素,使織物更加潔白。再就是織物雖經過煮練,尤其是常壓汽蒸煮練,仍有部分雜質如棉籽殼未能全除去,通過漂白劑的作用,這些雜質可以完全去掉。
棉印染廠廣泛使用次氯酸鹽、過氧化氫等氧化性漂白劑。對棉及棉型織物漂白,過酸類化合物如過硼酸納、過醋酸、過碳酸納等也偶有應用,亞氯酸鈉多用于合成纖維及其混紡織物的漂白。通常將次氯酸鹽漂白簡稱為氯漂,過氧化氫漂白簡稱為氧漂,亞氯酸鈉漂白簡稱為亞漂。
(1)次氯酸鹽漂白
常用次氯酸鹽有漂白粉和次氯酸鈉兩種。漂白粉是氯氣與消石灰作用而成,如通氯氣于石灰乳中,可制得含有效成分高一倍的漂粉精;通氯氣于燒堿溶液中,則可制得次氯酸鈉。漂粉及漂粉精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總的效果不如次氯酸鈉。目前規模較大的棉印染廠常自己制造次氯酸鈉,或向附近化工廠購買次氯酸鈉供漂白用,漂白粉供小城市或農村不易得到次氯酸鈉的地區小型印染廠使用。漂粉精價格較貴,使用較少。
次氯酸鈉漂白工藝和設備較簡單,多用于棉織物及維棉混紡織物漂白,有時也用于滌棉混紡織物漂白。但不能用于蠶絲、羊毛等蛋白質纖維的漂白,因次氯酸鈉對蛋白質纖維有破壞作用,并使纖維泛黃。
(2)過氧化氫漂白
過氧化氫也稱雙氧水。用雙氧水漂白的織物白度較好,色光純正,貯存時不易泛黃,廣泛應用于棉型織物的漂白。氧漂比氯漂有更大的適應性。
(3)亞氯酸鈉漂白
氯酸鈉用于棉織物漂白時的最大優點是在不損傷纖維的條件下,能破壞色素及雜質。亞氯酸鈉又是化纖的良好漂白劑,漂白織物的白度穩定性比氯漂及氧漂的織物好,但是亞氯酸鈉價格較貴,對金屬腐蝕性強,需用鈦金屬或鈦合金等材料,而且亞漂過程中產生有毒ClO2氣體,設備需有良好的密封,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桑蠶紬絲織物用漂白液及桑蠶紬絲織物的漂白方法。該方法流程簡單,適用大生產;對織物強力損傷較小,環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桑蠶紬絲織物用漂白液,由下述組分按質量份組成:
采用本領域通用的方法,將上述各原料溶解于水中,混合均勻即可制得該桑蠶紬絲織物用漂白液。
下面是本發明部分原料的基本介紹,對于本領域常規的氫氧化鈉、過氧化氫和水,顯然不需再進一步予以說明。
硼酸銨,CAS登錄號:12228-87-4。
二乙烯三胺五亞甲基膦酸鈉,CAS號:22042-96-2。分子結構式,如下:
丙烯酸馬來酸共聚物,簡稱AA/MA,CAS號:26677-99-6。
1,5-無水葡萄糖醇,別名:1,5-酐-D-山梨糖醇,CAS登錄號:154-58-5,英文名:D-Glucitol。
4-(2-壬酰氧基乙氧基羰基氧基)苯磺酸鈉,分子結構式如下:
4-(2-壬酰氧基乙氧基羰基氧基)苯磺酸鈉,分子由兩部分組成,其一端是一個較長的非極性烴鏈,即疏水基;另一端是一個較短的極性基團,即親水基,是一種苯磺酸鹽類的表面活性劑。
四乙酰乙二胺,CAS號:10543-57-4,EC號:234-123-8,簡稱NOBS,英文名稱:N,N,N',N'-Tetraacetylethylenediamine。
硼化合物硼酸銨和螯合劑二乙烯三胺五亞甲基膦酸鈉、丙烯酸馬來酸共聚物、1,5-無水葡萄糖醇等協同作用,能夠作用于過氧化氫和游離金屬中,捕獲痕量金屬離子,提高漂白過程中過氧化氫在溶液中的穩定性,從而能夠更大程度地提高本發明的漂白效果。令人驚喜的是,本發明中的漂白活化劑4-(2-壬酰氧基乙氧基羰基氧基)苯磺酸鈉、四乙酰乙二胺復配使用,能夠進一步提高漂白效果,并能夠有效抑制纖維織物的破損和褪色。
本發明的桑蠶紬絲織物用漂白液,可以采用本領域的常規方法對織物進行漂白,如填充-蒸汽法、加壓沸騰法,在60-100℃范圍內的浸漬法等類似方法。
進一步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秋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秋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19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23-炔-維生素D3衍生物
- 下一篇:感應線圈與熔爐一體型感應加熱式低溫熔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