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跟骨骨折早期腫脹的中藥膏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1376.0 | 申請日: | 2013-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5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騫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騫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6 | 分類號: | A61K36/736;A61P29/00;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6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骨折 早期 腫脹 中藥 膏劑 | ||
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純中藥制作而成的治療跟骨骨折早期腫脹的消腫促愈的中藥膏劑。
背景技術跟骨骨折多由暴力所致,骨折發生后由于炎癥反應對微循環的影響,損傷部位及其周圍組織間隙內血漿、中性粒細胞、纖維蛋白原等血管內容為增多,致使肢體腫脹,而局部腫脹將會增加手術后皮膚壞死、不愈合、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所以及時正確的對跟骨骨折后早期腫脹的治療至關重要。西醫治療主要是采用抬高患肢、熱療、磁療等物理療法,療效常不盡如人意。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跟骨骨折后可有效治療肢體腫脹的中藥膏劑。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治療跟骨骨折早期腫脹的中藥膏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藥制作而成的膏劑:金銀花20g、連翹15g、透骨草30g、益母草10g、桃仁8g、紅花6g、當歸10g、赤芍10g、延胡索10g、豬苓10g、白術15g、甘草12g。研磨成粉末狀,密封備用。使用時以蜂蜜調成糊狀,攤在大小適中的無紡布上,敷在切口兩側,用寬透氣膠布固定四周,留置藥膏4~5h去除,每日一次。
本發明采用上述配方后,具有如下臨床效果:
1.可有效治療跟骨骨折后足跟部腫脹,總有效率達84.78%。
2.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
3.制作簡單,使用方便。
本發明為純中藥制作而成,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金銀花:宣散風熱,清解血毒。與連翹同用可清熱解毒。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可有效抑菌、抗病毒,還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連翹:清熱解毒、收斂止血、利濕。具有很強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可用于控制臨床上對多種抗生素有耐藥性的革蘭氏陽性菌株所致的感染。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亦能抑制各種致炎因子引起的炎性腫脹。
透骨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可抑制多種致炎劑引起的急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炎性滲出物增多和組織水腫以及炎癥后期肉芽組織增生等,并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活血化瘀。
益母草:活血、祛瘀、調經、利水、清熱解毒。能顯著降低紅細胞壓積、全血比粘度低切部分、全血還原比粘度低切部分、粘度指數和紅細胞聚集指數,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血液及血漿粘度,預防和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在外用制劑中,益母草通過其良好的活血化瘀、祛腐生新作用,增強其他藥物的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功能。益母草還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
桃仁、紅花:破血行瘀、疏通血脈。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桃仁對炎癥初期有較強的抗滲出力,其水提物具有較強的抗大鼠試驗性足跖腫脹的作用,還能抑制小鼠血清中的皮膚過敏抗體和脾溶血性細胞的產生,具有抗過敏性炎癥的作用。紅花對甲醛性大鼠足腫脹、對組胺引起的大鼠皮膚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及對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延胡索:秉辛散溫通之性,既能活血,又能行氣,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為消旋體,其作為鎮痛藥的最大優點是毒性小、安全性大、無成癮性。
豬苓:利水滲濕是其主要功能。此外,還有抗菌與抗炎作用。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還有抗菌及抗凝血作用。
當歸:補血活血止痛。有抗血栓作用,能改善外周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擴張皮膚血管。當歸對多種致炎劑引起的急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組織水腫及慢性炎癥損傷均有顯著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炎癥后期肉芽組織增生。而且,當歸水提物具有鎮痛效果。
赤芍:活血化瘀通脈。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紅細胞的通透性,增加紅細胞對低滲張力的抗性,有一定穩定紅細胞膜結構的作用。能延長凝血時間,產生抗血栓作用,除此以外,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甘草酸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顯著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有抗炎、解毒、調節免疫、抗凝血活性和抗血栓、促進吸收等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騫,未經張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13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