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流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1268.3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5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賈榮娟;高麗紅;李林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榮娟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1/00;A61K33/06;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文***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流涎 外用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流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流涎是指小兒涎液不自覺地從口內流溢出來的病癥,中醫稱“滯頤”,多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長期流口水,浸漬口角,致口角、下巴、頸部潮紅、糜爛,影響美觀且不衛生。中醫學認為,小兒流涎主要由于脾胃功能失調所致,脾開竅于口,涎為脾之液,脾胃失調,不能攝濕,廉泉不能制約以致本病。目前多用小兒推拿手法治療,療程較長,收效較慢。故應以益氣健脾,溫經散寒,斂涎止唾為原則。基于本病未能引起家長的重視,臨床可選用藥較少,提供更多藥物供臨床選擇極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選材容易、制備方便、費用低廉、無毒副作用且療效顯著、患兒易接受的治療小兒流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小兒流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原料藥組成為:吳茱萸5份、肉桂6份、冰片3份、生蒲黃6份、訶子3份、明礬5份;按重量配比取各原料藥研成細末,貯瓶備用。
使用方法:用時取藥粉15克,用醋調成糊狀,臨睡前用敷貼將藥貼于兩足涌泉穴,次日除之。7天為一個療程,直至痊愈。
本發明一種治療小兒流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所述吳茱萸:可益氣健脾,溫中化飲,使氣能統攝津液,脾能敷布精徽,陽氣能溫化水飲,則涎水自制。訶子:溫中益氣,健脾止涎,酸澀收斂。肉桂:辛熱,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暖脾胃。明礬:具清熱燥濕,止瀉消痰之功。生蒲黃:活血、涼血、消瘀。冰片、醋:系走竄通絡的引經藥,可以加強以上諸藥的滲透性,并具有清熱的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諸藥合理搭配,相互起協同作用,可達到益氣健脾,溫經散寒,斂涎止唾目的。具有取材方便,價格低廉,使用安全、效果好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小兒流涎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原料藥組成為:吳茱萸5份、肉桂6份、冰片3份、生蒲黃6份、訶子3份、明礬5份;按重量配比取各原料藥研成細末,貯瓶備用。使用時取藥粉15克,用醋調成糊狀,臨睡前用敷貼將藥貼于兩足涌泉穴,次日除之。7天為一個療程,直至痊愈。
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愈:連續敷藥3~7天,患兒口角流涎及伴隨癥狀全部消失;有效:連續涂藥7~10天,口角有少量流涎,伴隨癥狀基本消失;無效:連續涂藥10天以上患兒流涎無改善。
效果:應用本發明藥方治療小兒流涎患者41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齡最大者2歲半,最小8個月。治愈34例,占83%,有效7例,占17%,無效:0例,未見毒副作用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榮娟,未經賈榮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12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