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酗酒型脅痛的中藥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0475.7 | 申請日: | 2013-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07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劉慶曜 |
| 地址: | 2502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酗酒 脅痛 中藥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酗酒型脅痛的中藥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酗酒型脅痛,一般采用:1、鹽酸嗎啡:可引起眩暈、惡心、嘔吐、心悸、便秘、出汗、排尿困難、呼吸抑制,連續用易成癮,與成癮戒斷有直接聯系的是蘭斑核。嗎啡中毒主要表現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呼吸頻率可減至每分鐘數次;瞳孔針尖樣,血壓下降。肝功嚴重減退者、肺源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患者、顱內高壓病人、嬰兒及哺乳期婦女禁用;2、維生素B1:毒性低,有注射維生素B1引起休克者;3、鹽酸哌替啶:眩暈、出汗、口干、惡心、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反復用可成癮,突然停藥可產生戒斷現象。短時反復大劑量可引起震顫、肌肉攣縮、反射亢進以至驚厥;4、丙烯嗎啡:毒性小,大劑量引起發音困難、縮瞳、倦睡、發汗等;5、雙氯芬酸:可有胃腸道反應、頭暈、頭痛、皮疹等。肝腎功能不全、潰瘍病史患者慎用。妊娠初3個月內忌用;6、吲哚美辛:常見有上腹部不適、惡心、腹瀉、誘發或加重胃潰瘍、胃腸道出血等。中樞癥狀也較多見,如頭痛、眩暈、幻覺、精神抑郁、精神錯亂等。較少見的反應有肝功能損害、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缺乏癥、血小板減少和再生障硬性貧血,還可有角膜混濁、變態反應等,還可促使潛在性感染灶復發;7、乙酰水楊酸:①消化道反應:用量較大時可有食欲不振、惡心和嘔吐,嚴重時可致消化道出血,并能誘發和加重消化性潰瘍。胃潰瘍患者禁用。②水楊酸反應:用量過大可產生頭痛、眩暈、耳鳴、視聽力減退等,稱為水楊酸反應。嚴重者可出現過度呼吸、酸堿平衡失調,甚至精神錯亂。③變態反應:如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誘發哮喘等。④凝血障礙:大劑量或長期使用增加出血傾向。?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酗酒型脅痛的中藥制備方法。脅痛是以一側或兩側脅痛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癥,本證早在《內經》已有記載,并明確指出脅痛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肝膽病變。如《靈樞·五邪》篇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藏氣法時論篇》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素問·繆刺論篇》也說:“邪客于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
病因病機:由于平素大量飲酒,肝氣橫逆,郁而化火而致本病。
臨床表現:大量飲酒,脅部脹痛,走竄,口干口渴,頭暈目眩,苔薄黃,脈弦數。
它的技術方案為:取葛根9重量份、蔥白9重量份、紫蘇葉12重量份、鵝不食草6重量份、墓頭回6重量份、蔓荊子9重量份、蟬蛻9重量份、醉魚草6重量份、薄荷6重量份、藁本6重量份、萊菔子12重量份、番木瓜3重量份、鳶尾9重量份、胡蘿卜12重量份、蕎麥12重量份、神曲9重量份、榲桲12重量份、青皮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19味中藥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6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酗酒型脅痛的中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華,未經張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04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醋酸烯丙酯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酚咖緩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