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49862.9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09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鳳華;陳松航;王飛躍;李鎮江;呂宜生;熊剛;董西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8G1/08 | 分類號: | G08G1/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523808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態 自適應 交通信號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信號控制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視頻的動態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通過優化的交通信號控制方法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是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一種有效方法。城市交通流具有很大的隨機性,為了充分發揮路口的通行能力,要求交通信號控制裝置能夠實時檢測路口的交通狀況,并根據檢測結果動態調整交通信號的放行順序和放行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針對路口交通流具有隨機性的特點,能夠根據路口交通狀況實時調整交通信號放行順序和放行時間,且易于安裝和實施的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及方法。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提出一種動態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多個視頻采集設備A和一個交通信號控制器B,其中:
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安裝在路口各入口方向上,用于通過視頻圖像實時檢測路口車輛的排隊長度;
所述交通信號控制器B安裝在路口附近,通過其內置的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進行通信,用于根據所述路口車輛的排隊長度實時調整路口紅綠燈的放行順序和放行時間。
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利用所述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對交通信號進行動態自適應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手動設定視頻采集設備A的檢測區域,并配置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的安裝高度、車道寬度;
步驟2,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實時檢測所述檢測區域內路口車輛的排隊長度;
步驟3,根據現場情況手動設定放行階段集合;
步驟4,交通信號控制器B根據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檢測到的所述檢測區域內路口車輛的排隊長度,對于交通信號進行控制。
本發明一種動態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及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交通信號控制器和視頻檢測設備間通過無線方式進行通信,很容易在現有的交通信號控制設備上進行改造實施,簡化了安裝與施工過程,從而可以減少對道路交通流的影響;使用本發明的這種裝置能根據路口交通狀況實時調整放行的順序和時間,車流量較大的方向能夠得到優先放行,獲得的放行時間也較長,另外,在選擇放行階段的過程中還考慮了距離上次放行的時間,能避免車流量較小的方向長時間得不到放行,以保證行車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通信號控制裝置結構圖;
圖2是一個典型的十字路口拓撲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安裝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安裝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視頻采集設備的硬件結構圖;
圖6是本發明交通信號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合理的放行階段集合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合理的放行階段集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視頻的動態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如圖1所示,所述交通信號控制裝置包括多個視頻采集設備A和一個交通信號控制器B,其中:
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安裝在路口各入口方向上,既可以安裝在入口停車線的上方,也可以安裝在距離入口停車線80~100米的位置,用于通過視頻圖像實時檢測路口車輛的排隊長度;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對于圖2所示的一個典型十字路口,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有兩種安裝方式:
1)從停車線往后照
所述視頻采集設備A安裝在交叉口照明燈或信號燈的橫桿或專用立柱上,位于停車線的上方,面向車輛駛來方向,如圖3所示,圖中,301是交通信號控制器,302、303、304、305是視頻采集設備,交通信號控制器301和視頻采集設備(302、303、304、305)之間通過Zigbee協議進行通信。視頻采集設備安裝高度大約在7~10米之間。視頻采集設備需要具有0~100米的有效檢測范圍,可同時檢測5條以上車道,為了保證檢測精度,要盡量確保攝像機光軸在路面的映射與道路平行。
2)從后往停車線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未經東莞中國科學院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986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