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容感應觸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9467.0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53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鴻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超綠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容 感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觸控感應驅動方法,更特別的是有關于一種利用顯示器像素矩陣進行觸控感應驅動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無線移動通訊和信息家電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為了達到攜帶更便利、體積更輕巧化以及操作更人性化的目的,許多電子產品已由傳統的鍵盤或鼠標等輸入裝置,轉變為使用觸控面板作為輸入裝置。
依檢測的方法,觸控面板有電磁感應方式、超聲波方式、電容方式、電阻膜方式等。其中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利用透明電極與人體之間的靜電結合所產生的電容變化,從觸控位置所產生的誘導電流來檢測其坐標。其感應原理是以電壓作用在屏幕感應區的四個角落并形成一固定電場,當手指碰觸屏幕時,可令電場引發電流,通過控制器測定,依電流距四個角落比例的不同,即可計算出接觸位置。
其中電容式觸控面板具有防水、防刮、較高的透光度等優點,主要應用于較高級的產品上。然而,若于原本的像素矩陣上再形成一電容觸控面板勢必使得顯示器整體體積增大變厚,違反現今輕薄短小的趨勢。因此,如何利用原像素矩陣進行觸控感應,而不需額外使用一電容觸控面板,即成為追求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利用像素矩陣進行觸控感應方法。
本發明的一方面在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檢測方法,使用于一有源矩陣的像素矩陣中,該方法至少包括:選擇該像素矩陣中的一第一感測區域,其中該第一感測區域包括至少一像素;傳輸一第一信號于該第一感測區域;選擇相鄰、交疊或鄰近該第一感測區域的一第二感測區域;傳輸、感測一第二信號于該第二感測區域;以及檢測運算該第一信號以及該第二信號的變化來判斷一感測強度信號、一感測位置、一距離、一觸碰高度和一觸碰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感測區域進一步包括:一像素、一像素區塊、一條導線或多條導線。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感測區域進一步包括:一像素、一像素區塊、一條導線或多條導線。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感測區域和該第二感測區域至少是部分交錯、部分重疊、部分相鄰、或相距一定間距的。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感測區域或該第二感測區域進一步包括一導線改良設計或搭配設計自顯示器陣列的掃描線、數據線、輔助線、偏壓線或電源線、共電極線或信號線、讀取線、或偏壓線、或控制線、或補償電路等線路。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感測區域或該第二感測區域進一步包括一導線改良設計或搭配設計的一共電極平面或多條共電極線。
在一實施例中,其中傳輸、感測一第一信號于該第一感測區域前、一第二信號于該第二感測區域前,進一步包括:傳送、感測一高電壓信號或一脈沖信號至該第一感測區域、該第二感測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其中傳輸、感測一第一信號于該第一感測區域前、一第二信號于該第二感測區域前,進一步包括:將該第一感測區域和該第二感測區域的電荷清除或至少其中之一接地、接一導體或接至一大電容。
在一實施例中,檢測該第一信號或及該第二信號間的變化包括檢測電荷量、電容感應、或電壓、電流信號的信號,以數值運算判斷發生感應變化的位置、距離、觸碰高度和觸碰點。
在一實施例中,該像素矩陣使用在一顯示器上,該顯示器可為有源型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電泳顯示器或電極濕潤法(Electrode Wetting)顯示器。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器進一步具有一背光源、前光源,其中在背光源、前光源關閉的時間進行前述的電容式觸控檢測方法。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器進一步具有一背光源、前光源,其中在背光源、前光源所關閉的區域,對該區域進行前述的電容式觸控檢測方法。
該顯示器進一步具有一自發光光源,其中在自發光光源關閉的時間進行前述的電容式觸控檢測方法。
其中該顯示器進一步具有一自發光光源,其中在自發光光源所關閉的區域,對該區域進行前述的電容式觸控檢測方法。
綜合上述所言,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感應方法,利用顯示裝置的像素矩陣來進行,而可不需額外的觸控面板,因此可縮減顯示器面板厚度。且,檢測電極的選擇開關可使用薄膜晶體管,其所有的處理均為原本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上膜晶體管的標準處理,故可以不改變陣列基板的處理步驟或良率。
附圖說明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超綠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昆山超綠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94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