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8975.7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3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振玉;周文軍;劉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城建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E04H4/1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游泳池 循環 水處理 裝置 | ||
1.一種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系統(6),以及依次連接的游泳池(1)出水口、毛發分離器(3)、超濾膜凈化裝置(4)、循環泵(10)、第一管道混合器(5)、游泳池(1)進水口;在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5)上還依次連接有消毒泵(11)、加藥裝置(12),在所述消毒泵(11)上還依次連接有第二管道混合器(9)、補水泵(13)和補水池(8);在所述超濾膜凈化裝置(4)上連接有空壓機(7),所述PLC控制系統(6)分別與所述空壓機(7)、循環泵(10)、補水泵(13)、消毒泵(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濾膜凈化裝置(4)包括分離箱體(47),在分離箱體(47)的內腔中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固定裝置、由多片超濾膜片(42)構成的過濾裝置、第二固定裝置、泥渣匯集區,在第二固定裝置與泥渣匯集區之間設有進氣管(43)、出水管(44)和多根進氣支管(46),每根進氣支管(46)均與進氣管(43)相連接;每片膜片(42)的頂端安裝在所述第一固定裝置上、底端安裝在第二固定裝置上;每片膜片(42)的底端上設有膜片出水口,所述膜片出水口通過專用接頭與所述出水管(44)相通;在分離箱體(47)外壁的上部設有進水口、下部設有進氣口、出水口,所述進氣管(43)與所述進氣口相通,所述出水管(44)與所述出水口相通;在分離箱體(47)上設有與所述泥渣匯集區相通的排渣口(4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43)與所述出氣管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進氣支管(46)包括管體,在位于管體朝向地面的壁上并沿著管體的軸向設有多組通孔,每組通孔有兩個并且每個孔與管體中垂線夾角為45°。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有進氣支管(46)并排排列在所述膜片(42)的下方,并且每根進氣支管(46)均與所述進氣管(43)垂直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專用接頭包括管本體,在管本體的外部套有管套(410),在管本體的外壁上并在管套(410)的上方設有螺紋(48)、在管本體的外壁上并在管套(410)的下方套有橡膠墊圈(49)。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濾膜片(42)為陶瓷膜片(42)或為PVDF膜片(42)。
8.根據權利要求2或7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濾膜片(42)的形式為簾式膜或為平板膜。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包括從上至下設置的上擋板和卡槽板,所述上擋板與卡槽板連接;第二固定裝置包括下擋板,所述膜片(42)的頂端固定在所述卡槽板內,所述膜片(42)的底端固定在下擋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離箱體(47)的外壁上安裝有液位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城建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城建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897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氣孔燒結成型微晶玉石及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FER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