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8366.1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6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包海峰;崔小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龍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3/02 | 分類號: | C08L63/02;C08K9/06;C08K9/00;C08K7/00;C08K7/14;C08K3/36;C08K3/22;C08J5/24;C08G59/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氧樹脂 玻璃纖維 料及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其包括作為增強纖維的玻璃纖維、作為基體樹脂的增韌環氧樹脂和離型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是通過采用真空灌注工藝使玻璃纖維經增韌環氧樹脂浸漬后形成基體樹脂完全浸透增強纖維的預浸料所制備的,所述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的樹脂含量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并且其表面覆蓋有一層離型紙。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是經等離子體處理的玻璃纖維編織布,其單位面積質量大于等于100g/m2并且小于等于500g/m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韌環氧樹脂按重量份由100份的雙酚A環氧樹脂、20-40份的固化劑和0.10-1.5份的增韌劑制成,其中所述雙酚A環氧樹脂的環氧值為0.41-0.56,所述固化劑為間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混合胺固化劑,其中所述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重量為所述間苯二胺重量的15-75wt%,所述增韌劑為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增韌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增韌劑由樹枝狀大分子與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反應生成,其中所述樹枝狀大分子是中心帶有可水解的烷氧基硅酯基團、端基為多個氨基活性基團并且能與環氧雙酚A反應的樹枝狀高分子,所述樹枝狀大分子分布于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的粒子表面,并通過共價鍵與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結合,其中所述樹枝狀大分子的含量為所述增韌劑的3-20wt%。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韌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預浸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其中份數均按重量份計:
1)將15-75份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與100份的間苯二胺加入帶有攪拌和加熱裝置的反應釜中,在90-120℃的溫度下混合3個小時以上,冷卻至室溫,得到室溫下為液體的混合胺固化劑;
2)稱取100份的雙酚A環氧樹脂和0.10-1.5份的增韌劑混合加入容器中,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熱至60℃,攪拌15-60分鐘,再加入20-40份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胺固化劑,繼續攪拌并保持60℃;和
3)用收卷機將100份的玻璃纖維編織布和雙面離型紙收卷,至于真空袋中并升溫至50-60℃,在抽真空的同時取18-43份的步驟2中得到的樹脂灌注到玻璃纖維編織布中,完全浸透后冷卻至室溫,即完成預浸料的制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纖維是經等離子體處理的玻璃纖維編織布,其單位面積質量大于等于100g/m2并且小于等于500g/m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韌環氧樹脂按重量份由100份的雙酚A環氧樹脂、20-40份的固化劑和0.10-1.5份的增韌劑制成,其中所述雙酚A環氧樹脂的環氧值為0.41-0.56,所述固化劑為間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混合胺固化劑,其中所述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重量為所述間苯二胺重量的15-75wt%,所述增韌劑為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增韌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樹枝狀大分子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增韌劑由樹枝狀大分子與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反應生成,其中所述樹枝狀大分子是中心帶有可水解的烷氧基硅酯基團、端基為多個氨基活性基團并且能與環氧雙酚A反應的樹枝狀高分子,所述樹枝狀大分子分布于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亞微米粒子的粒子表面,并通過共價鍵與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鈦結合,其中所述樹枝狀大分子的含量為所述增韌劑的3-20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龍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龍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836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衛星定位的車輛監控車載終端系統
- 下一篇:雙頻率電子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