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自動配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8344.5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9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燕容;朱旭芬;張靜;李志利;李偉;武立軍;王璐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優化 控制 確定 水文地質 參數 自動 方法 | ||
1.一種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自動配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進行承壓含水層非穩定流抽水試驗,得試驗資料;
B、基于非穩定流承壓含水層抽水試驗資料,繪制實測數據曲線與配線法標準曲線,給出通過基于優化控制點的自動配線法實現實測曲線與標準曲線的擬合;
C、選取匹配點計算水文地質參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自動配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為:采用控制點和輔助控制點帶動所有實測數據點沿標準曲線移動,尋找離差平方和最小值,實現自動配線;所述步驟C為:根據配線結果計算水文地質參數。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自動配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包括如下步驟:
B1、繪制配線法標準曲線,所述標準曲線由m個理論點連線而成;
B2、錄入實測數據,所述實測數據為n個,由程序直接讀取Excel表格錄入;
B3、確定控制點坐標A(xA,yA),所述控制點A取n個實測數據的均值作為橫坐標xA,然后在xA左右各取0.25,計算該范圍內實測點縱坐標的均值yA,得到控制點A(xA,yA);由控制點A帶動實測數據平移,每個理論點與控制點A在橫、縱坐標方向有絕對距離和所述絕對距離即控制點至理論點的實際距離,與坐標無關,將控制點和所有實測數據點按平移量移動至標準曲線附近,計算每次的離差平方和fA(k)(k=1、2…m),確定fA的最小值,所述k表示第k次平移,同時也表示第k個理論點,k的取值范圍為[1,m];
B4、取輔助控制點B(xB,yB),xB=2/3×(實測數據最大值-實測數據最小值)+實測數據最小值,然后在xB左右各取0.25,計算該范圍內實測點縱坐標的均值yB,得到控制點B(xB,yB),用與步驟B3同樣的方法尋找離差平方和fB的最小值,取fA、fB中較小值,按對應的平移量移動實測數據,即可完成配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自動配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3中,第k次平移的離差平方和fA(k),即每次移動后,計算第i個實測數據點與標準曲線上m個理論點的距離(k=1、2…m),所述為第i個數據點和第k個理論點的絕對距離,與坐標無關,找出(k=1、2…m)中的最小值,該值是第i個實測數據點至理論點的最短斜距,與求第i個實測數據點到標準曲線的最小距離等效,所有實測數據點用同樣的方法確定到標準曲線的絕對距離,平方求和就可以得到離差平方和fA(k);步驟B4中,同樣的方法,得到離差平方和fB(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834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合金熔煉爐系統
- 下一篇:復合鹽低活度防塌鉆井液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