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火箭發(fā)動機推力室低溫氫氣安全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48128.0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3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春富;張奎好;楊思鋒;孫德;劉瑞敏;崔海;郭素芳;白文浩;方維;朱繼鑫;王樹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2K9/44 | 分類號: | F02K9/44;F02K9/6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 地址: | 10007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箭發(fā)動機 推力 低溫 氫氣 安全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氫氣安全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火箭發(fā)動機推力室低溫氫氣安全處理裝置,主要用于大推力氫氧火箭發(fā)動機地面試驗,可安全處理推力室點火前排放的大量低溫氫,屬于液體火箭發(fā)動機試驗技術。
背景技術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芯一級發(fā)動機采用液氫液氧作為推進劑,單機推力50噸。為確保發(fā)動機點火起動平穩(wěn)順利,國內外大推力氫氧發(fā)動機均采用先冷卻推力室、后點火起動的方式。發(fā)動機點火前需要排出100L左右的液氫,氣化后的氫氣體積可達到80m3,積聚在發(fā)動機周圍的大量氫氣在發(fā)動機點火瞬間極易產生爆燃或爆轟,從而對發(fā)動機和試驗臺構成威脅。因此,推力室低溫氫氣的處理是新一代運載火箭發(fā)動機研制和試驗中的新課題,國內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火箭發(fā)動機推力室低溫氫氣安全處理裝置,本發(fā)明采用長明火炬布置在推力室出口,利用高壓氮氣吹除形成的負壓將點燃的氫氣火焰引流,提高了發(fā)動機試驗的安全性。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火箭發(fā)動機推力室低溫氫氣安全處理裝置,由氫氣瓶、手動開關、減壓閥、電磁閥、氫氣管路、氮氣引流環(huán)、電子點火器、電纜、導電桿、半導體電嘴和氫氣噴嘴組成,其中氫氣瓶、手動開關、減壓閥、電磁閥、氫氣管路和氫氣噴嘴組成長明火炬;電子點火器、電纜、導電桿、半導體電嘴組成電子點火系統(tǒng);氮氣引流環(huán)作為低溫氫氣火焰引流系統(tǒng)設置在發(fā)動機推力室噴管的外周;氫氣瓶為長明火炬提供燃氣,其出口依次通過手動開關、減壓閥和電磁閥與氫氣管路相連接,氫氣管路設置在發(fā)動機推力室噴管的出口處,氫氣管路包括兩個出口,每個出口均安裝有氫氣噴嘴,與每個氫氣噴嘴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半導體電嘴,半導體電嘴通過導電桿和電纜與電子點火器相連通,電子點火器工作時輸出高壓脈沖使半導體電嘴產生電火花。
氮氣引流環(huán)采用不銹鋼管制作而成,氮氣引流環(huán)沿徑向圓周開有至少3排直徑為2mm的針孔用于引流,每排均布至少100個針孔;同時氮氣引流環(huán)沿軸向圓周均布焊接至少40個噴嘴,噴嘴的出口軸線垂直于推力室軸線用于向外水平噴射氮氣,噴嘴的氣流擴散角度不小于20度。
氫氣噴嘴的出口方向與推力室噴管出口的位置關系為:
α=15~20°;R=(1.2~1.3)d/2;h=(0.3~0.5)d/2
式中:α為氫氣噴嘴出口軸線與推力室噴管出口之間的夾角;
R為氫氣噴嘴出口與推力室軸線之間的距離;
h為氫氣噴嘴出口與推力室噴管出口之間的距離;
d為推力室噴管出口直徑。
高壓電纜和導電桿采用螺紋連接,高壓電纜(9)和導電桿(10)外部采用陶瓷和金屬護網進行防熱保護。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將長明火炬布置在推力室噴管出口,長明火炬采用氫氣為能源,火焰燃燒混合比范圍寬,當發(fā)動機點火工作時,首先排出推力室的大量低溫氫被長明火炬點燃,隨后燃氣被大流量氮氣引流到遠離發(fā)動機的地帶,確保了發(fā)動機試驗的安全。
(2)本發(fā)明在推力室外周設置氮氣引流環(huán),沿徑向圓周設置的至少3排的針孔可以起到引流作用;沿軸線圓周焊接的噴嘴,垂直于推力室軸線水平噴射高速氮氣,起到阻火、降溫、滅火的作用,提高了發(fā)動機試驗的安全性。
(3)本發(fā)明中的高能電子點火器可產生2500v、14Hz電子脈沖,高能半導體電嘴能夠發(fā)出20J能量的電火花,可以可靠點燃氫氣火炬;本發(fā)明將高壓電纜和導電桿采用螺紋連接,外部采用陶瓷和金屬護網進行防熱保護,提高了試驗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氫氣瓶、2.手動開關、3.減壓閥、4.電磁閥、5.氫氣管路、6.推力室、7.氮氣引流環(huán)、8.高能電子點火器、9.高壓電纜、10.導電桿、11.高能半導體電嘴、12.氫氣噴嘴;
圖2為氮氣引流環(huán)沿徑向圓周針孔的布置示意圖;
圖3為氮氣引流環(huán)沿軸線圓周噴嘴的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未經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81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閱讀器包裝盒
- 下一篇:智能打印貼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