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門把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7617.4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4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華林;阮宏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雙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1/00 | 分類號: | E05B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門把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觸摸屏集成在門把手端面、電路板及低頻模塊集成在門把手腔內的智能門把手,屬門把手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CN201090067Y、名稱“防盜門遙控鎖”,主要包括門把手、鎖舌和開關控制裝置,其中,所述門把手均可旋轉,包括一個外側門把手、一個內側主門把手和一個內側輔門把手,外側門把手和內側主門把手用于控制門的開、關,內側輔門把手用于鎖死防盜門,所述鎖舌包括數個非自動伸縮鎖舌和一個可自動伸縮的楔形鎖舌,所述開關控制裝置包括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驅動裝置產生的扭轉力矩經過傳動裝置后帶動鎖舌彈出或內縮,達到鎖門或開門的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控制裝置的驅動裝置是:受遙控發射器控制的遙控?接收器(3)的輸入端分別與直流電池(2)的正、負極連接,遙控接收器?(3)的輸出端分別與微型直流電機(5)的輸入端連接;鎖門接近開關(6)?的電路輸入端與直流電池(2)的正極連接,其電路輸出端與遙控接收器?(3)的鎖門繼電器線圈的正極連接,鎖門接近開關(6)的開關分別與所?述外側門把手(18)和內側主門把手(20)的內端連接;開門接近開關(7)?的電路輸入端與直流電池(2)的正極連接,其電路輸出端與遙控接收器?(3)的開門繼電器線圈的正極連接,開門接近開關(7)的開關與內側主?門把手(20)的內端連接。其不足之處:一是不具有觸摸感應的功能;二是不具有電量顯示功能;三是不具有集成的功能。
發明內容
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將觸摸屏集成在門把手端面、電路板及低頻模塊集成在門把手腔內的智能門把手。
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1、門把手端蓋為觸摸屏的設計,是本發明的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它既具有門把手端蓋的功能,又具有觸摸顯示屏的功能,不僅能夠方便地在觸摸屏上完成密碼的操作、設置及修改及門鎖主控電路板的觸發等,而且能夠方便直觀地顯示電池的電量,同時通過門把觸摸屏觸摸啟動,達到主控電路板中電路休眠省電目的。2、主控電路板和低頻模塊位于觸摸屏背面的門把手腔內的設計,是本發明的技術特征之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將主控電路板和低頻模塊集成在門把手的把手腔內,既實現了與觸摸屏間的集成,又大大地縮短了二者之間的數據連接線,同時由于把手殼為金屬殼,又起到了避免外界信號對主控電路板信號的干擾,確保了主控電路板的可靠工作,并且主控電路板除電源主線外接外,均內置在把手內,實現數控電動控制門鎖高度的集成、高可靠數據傳輸、低電量工作、長壽命使用的目的。3、主控電路板與觸摸屏間的門把手腔內固有支架的設計,是本發明的技術特征之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支架為雙面設有插接槽的插接固定支架,即支架一面設有與主控電路板插接配合的插槽或插頭,通過該插槽或插頭(插槽與插頭并存)與主控電路板上插頭或插孔可靠插接連接,而支加另一面設有插槽,該插槽與觸摸屏插頭可靠插接配合。
技術方案1:一種智能電子門把手,包前把手和后把手,或包括球形前把手柄和球形后把手柄所述前把手中的前把手柄正面或頂面為觸摸面屏;或觸摸面屏位于球形前把手柄端面。
技術方案2:一種智能電動門把手,包括前把手、后把手和智能控制器,或球形前把手柄、球形后把手柄和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位于前把手的把柄內,前把手的軸腔內設有電動離合器,且電動離合器信號端與電路板信號端連接,電動離合器端部與門鎖方鍵桿插接配合;或智能控制器位于球形前把手的前把柄腔內,球形前把手的軸腔內設有電動離合器,且電動離合器信號端與電路板信號端連接,電動離合器端部與門鎖方鍵桿插接配合。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將電子門鎖的控制電路、電動離合器從門鎖主面板或鎖體移至門手把上的設計,不僅實現了將門鎖控制電路高低頻發射接收模塊通過門把觸摸屏觸摸啟動,達到主電路休眠省電目的,而且實現了門密碼開門合為一體;二是結構設計新穎、簡單,緊揍,工作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智能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智能門把手前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智能門把手后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后蓋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一。
圖6是圖1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二。
圖7是電動離合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8是方鍵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智能球形電動門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雙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雙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76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蓄能空調環形風道系統
- 下一篇:橋式抓斗變頻主卷提升追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