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工藝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46308.5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2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虞功平;馬超群;張義明;周躍生;陳云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1/02 | 分類號: | E04D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22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線 屋面 施工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屋面泛水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對于屋面設計防水等級較高的高層建筑而言,屋面工程對整個工程在以后使用過程至關重要。屋面泛水的防水工序多、要求高,是質量通病發(fā)生較多的部位。尤其是屋面與墻體的連接部位,是防水的重點部位,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采用鋁合金扣板壓條法進行施工。但是其拼接處不能做到嚴密排列一致,同時容易損壞,造成滲水。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工藝,方便施工,防水效果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工藝,其中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結構包括屋面及與屋面垂直的墻體,所述屋面上依次鋪設有水泥砂漿找平層、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泡沫混凝土保溫隔熱層、油氈層、混凝土防水層、水泥砂漿結合層、防滑磚面層,所述屋面與墻體連接處設有水泥砂漿圓弧過渡結構,其特征在于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在屋面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
2)在水泥砂漿找平層上鋪設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其中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側邊上翻鋪設在墻體上,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側邊上邊緣用250mm水泥釘固定收口;
3)在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上鋪設泡沫混凝土保溫隔熱層;
4)在泡沫混凝土保溫隔熱層上鋪設油氈層;
5)在油氈層上鋪設混凝土防水層;
6)在混凝土防水層上鋪設水泥砂漿結合層并粘上防滑磚;
7)對水泥砂漿圓弧過渡結構進行施工,水泥砂漿圓弧過渡結構采用弧圓模具收光和壓面,確保弧度均勻。
優(yōu)選的,所述水泥砂漿圓弧過渡結構的施工工藝為:首先,采用C20細石混凝土制作出細石混凝土弧底;其次,待細石混凝土弧底晾干后,在細石混凝土弧底上抹一層底層細水泥砂漿;然后,將網(wǎng)格布緊繃后貼于底層細水泥砂漿上,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網(wǎng)格布壓入砂漿的表層,要平整壓實,嚴禁網(wǎng)格布褶皺,網(wǎng)格布表面暴露在底層細水泥砂漿之外;最后,在網(wǎng)格布上鋪設面層細水泥砂漿,采用弧圓模具收光和壓面。
優(yōu)選的,所述細石混凝土弧底的半徑為100mm,所述底層細水泥砂漿與面層細水泥砂漿的厚度為0.5mm~1mm。
優(yōu)選的,所述弧圓模具包括一圓弧結構的PVC板,所述PVC板內弧側設有把手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把手結構包括鋼制底板,所述鋼制底板與PVC板粘接,所述鋼制底板上垂直焊接一立桿,所述立桿上設有一木制手柄。
優(yōu)選的,所述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厚度為20mm;所述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的厚度為3mm;所述泡沫混凝土保溫隔熱層的厚度為120mm;所述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為40mm;所述水泥砂漿結合層的厚度為12mm;所述防滑磚面層的厚度為8mm。
優(yōu)選的,所述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的側邊上翻鋪設在墻體上,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側邊層上邊緣距離屋面的最低高度為500mm,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的側邊上邊緣用@250mm水泥釘固定在墻體上。
本發(fā)明的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工藝整體易施工,弧圓效果能增加親和感,而且防水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弧圓模具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結構,屋面1四周是與屋面垂直的墻體10,弧圓雙線屋面泛水施工結構,所述屋面1上依次鋪設有水泥砂漿找平層11、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12、泡沫混凝土保溫隔熱層13、油氈層14、混凝土防水層15、水泥砂漿結合層16、防滑磚面層17,所述屋面1與墻體10連接處設有水泥砂漿圓弧過渡結構19。
所述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厚度為20mm;所述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的厚度為3mm;所述泡沫混凝土保溫隔熱層的厚度為120mm;所述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為40mm;所述水泥砂漿結合層的厚度為12mm;所述防滑磚面層的厚度為8mm。所述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12的側邊上翻鋪設在墻體10上,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側邊上邊緣距離屋面的最低高度為500mm,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層的側邊上邊緣用@250mm水泥釘18固定在墻體上。
所述水泥砂漿圓弧過渡結構19包括細石混凝土弧底,所述細石混凝土弧底上抹一層底層細水泥砂漿,在底層細水泥砂漿上鋪設網(wǎng)格布,所述網(wǎng)格布上鋪設面層細水泥砂漿。所述細石混凝土弧底的半徑為100mm,所述底層細水泥砂漿與面層細水泥砂漿的厚度為0.5mm~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63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