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接觸輸電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5802.X | 申請日: | 2009-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275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春吉;鞠潤相 | 申請(專利權)人: | 翰林POSTECH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J17/00 | 分類號: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鄭青松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 輸電 設備 | ||
1.一種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其包括控制模塊;
屏蔽板,所述屏蔽板設置在所述基板的上;以及
主芯體,其位于所述屏蔽板中,所述主芯體包括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所述主芯體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形成有重疊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外殼,用以覆蓋所述基板、屏蔽板和第一和和第二輸電芯體側,其中在所述第一外殼的一邊形成有配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配件嵌合的子非接觸輸電設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非接觸輸電設備包括:
子基板,其包括子控制模塊;
子屏蔽板,其位于所述子基板上;
子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所述子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位于所述屏蔽板中,與所述子控制模塊電連接;以及
第二外殼,其嵌合于所述配件中,所述第二外殼用以覆蓋所述子基板、子屏蔽板,以及所述子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殼可滑動地插入所述配件中。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殼是矩形平板,并且在所述第一外殼的長邊形成有所述配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發光裝置,其安裝于所述第一外殼的短邊上,以顯示非接觸受電設備的充電狀態,所述非接觸受電設備位于所述第一外殼的正面。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發光裝置,其安裝于所述第一外殼的長邊上,以顯示非接觸受電設備的充電狀態,所述非接觸受電設備位于所述第二外殼的正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如果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傳輸的每個ID請求信號,并且接收到所述ID請求信號的響應信號,則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接收響應信號的主芯體傳輸無線電力信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用以通過第一和第二輸電芯體側傳輸無線電力信號,以使第一輸電芯體側的輸出電壓和第二輸電芯體側的輸出電壓的總和等于預定電壓。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用以通過所述主芯體傳輸頭部請求信號,以及如果接收的所述頭部ID是來自非接觸受電設備,則傳送完整ID請求信號。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用以從非接觸受電設備接收脈沖信號,以及基于所述脈沖信號控制無線電力信號的強度,通過無線電力信號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得到所述脈沖信號。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信號包括電源關閉代碼、計量值代碼、電力增加代碼和電力減少代碼中的任一種。
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殼用作監控器的支座。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連接端子,所述連接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外殼的一側,其可與筆記本電腦的連接端相連。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輸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疊區域大于受電芯體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翰林POSTECH株式會社,未經翰林POSTECH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580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