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旋轉座椅和大小便處理裝置的床椅一體化護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4824.4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6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殿生;范慶麟;寧萌;張立志;王田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殿生;王田苗 |
| 主分類號: | A61G7/005 | 分類號: | A61G7/005;A61G7/015;A61G7/018;A61G7/02;A61G7/16;A61G7/05;A61G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長琪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旋轉 座椅 大小便 處理 裝置 一體化 護理 系統 | ||
1.具有旋轉座椅和大小便處理裝置的床椅一體化護理系統,由床椅轉換機構與床體構成,所述的床體為矩形筒狀,床體內部用來放置床椅轉換機構;在床體的左側或右側設計有開口,通過開口可使床體內部的床椅轉換機構由床體中自由移入或移出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椅轉換機構包括腳板框架、腿板框架、座椅框架、背板框架、手扶機構、大小便處理裝置與移動底盤;
其中,座椅框架為雙層框架;腳板框架、腿板框架與背板框架均為矩形框架結構;座椅框架上層前側邊與腿板框架后側邊鉸接,腿板框架前側邊與腳板框架后側邊鉸接;座椅框架上層后側邊與背板框架前側邊鉸接,而手扶機構為條狀框架結構,具有兩套,對稱鉸接在背板框架上;安裝在背板框架左右兩側上;
所述背板框架與座椅框架間的相對運動通過電動推桿A控制,電動推桿A的機體端與座椅框架下層后側面上的連接梁鉸接,電動推桿A的推桿端與背板框架鉸接;上述腿板框架與座椅框架間的相對運動通過電動推桿B控制,電動推桿B的機體端與座椅框架前側面上的連接梁鉸鏈連接,電動推桿B的推桿端與腿板框架鉸鏈連接;腳板框架下方豎直連接有腳板連桿,腳板連桿與一根長連接桿的一端鉸鏈連接,長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座椅框架上層與座椅框架下層前部橫梁間固連的座椅豎梁上;其中,長連接桿與腳板框架連桿的鉸接處、腿板框架與腳板框架的鉸鏈處間的垂線和長連接桿與座椅框架的鉸接處、腿板框架與座椅框架間的鉸接處間的垂線始終保持平行,且腿板框架的兩條側邊均與長連接桿始終保持平行;背板框架兩側邊上均安裝有限位板A與限位板B,用來實現對手扶機構向上抬起與向下放下進行限位;當手扶機構向上抬起與背板框架平行時,手扶機構后端與限位板A接觸,通過限位板A使手扶機構無法繼續上抬;當手扶機構向下放下與背板框架垂直時,手扶機構后端與限位板B接觸,通過限位板B使手扶機構無法繼續放下;
所述座椅框架上層與下層之間安裝有且座椅框架上表面具有貫通座椅框架頂面的托板出口;
所述大小便處理裝置包括傳動系統與托架系統;其中傳動系統安裝在座椅框架底面,包括滑塊導軌、滾珠絲杠、驅動電機以及由傳動齒輪A與傳動齒輪B構成的傳動齒輪組;其中,滑塊導軌有兩根,兩根滑塊導軌相互平行固定安裝在座椅框架底面左右兩相對側邊間;兩根滑塊導軌間設置有滾珠絲杠,滾珠絲杠與滑塊導軌平行設置,與座椅框架底面左右兩相對側邊固定;且滾珠絲杠的軸線與兩根滑塊導軌的軸線間距相等;滾珠絲杠上安裝有絲杠螺母;滾珠絲杠一端固定連接有傳動齒輪A,傳動齒輪A與傳動齒輪B嚙合,傳動齒輪B與固定在座椅框架上的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連;
上述兩根滑塊導軌上分別滑動套接有三個滑塊,且在兩根滑塊導軌上位于前方、中部以及后方的滑塊間分別通過左連接橋、中連接橋與右連接橋相連,左連接橋、中連接橋與右連接橋均與滾珠絲杠垂直,均可沿兩根導軌軸向上滑動;左連接橋通過連接支架A與絲杠螺母相連,右連接橋通過連接支架B與絲杠螺母相連,具體為:在絲杠螺母兩側分別同軸安裝有一跟與絲杠螺母軸線垂直的滑桿;連接支架A上開有滑槽A,連接支架B上開有滑槽B;滑槽A與滑槽B均套在滑桿上,由此在絲杠螺母運動時,滑桿在滑槽A與滑槽B內滑動;上述左連接橋和中連接橋間通過高剛度壓簧A相連,右連接橋和中連接橋間通過高剛度壓簧B相連;
所述托架系統包括交叉連桿組A、交叉連桿組B、座椅托板與便盆托板,其中,交叉連桿組A與交叉連桿組B均為兩套由相互交叉設置,且交叉點間軸接的兩根連桿構成的交叉連桿;在交叉連桿組A中:一套交叉連桿下端分別與左連接橋、中連接橋相連,另一套交叉連桿下端同樣分別與左連接橋、中連接橋相連,且保證兩套交叉連桿所在的平面間相互平行;在交叉連桿組B中:一套交叉連桿下端分別與右連接橋、中連接橋相連,另一套交叉連桿下端同樣分別與右連接橋、中連接橋相連,且同樣需保證兩套交叉連桿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座椅托板與便盆托板均為板狀結構,具有周向上的側面,且在側面的內側壁上相對位置開有水平滑道;座椅托板頂面上鋪設有柔軟材料,作為椅面;便盆托板頂面上放置有便盆;對于交叉連桿組A:兩套交叉連桿中相互對稱的兩根連桿上端外側設計有滑塊,滑塊與座椅托板側面上的滑道配合滑動連接;另外兩根連桿上端直接與座椅托板側面鉸接;對于交叉連桿組B:兩套交叉連桿中相互對應的兩根連桿上端外側同樣設計有滑塊,滑塊與便盆托板側面上的滑道配合滑動連接;另外兩根連桿上端直接與便盆托板側面鉸接;連接后,座椅托板與便盆托板均為水平;
上述結構中,當右連接橋位于座椅框架后端時,為初始狀態,此時,絲杠螺母上的滑桿位于連接支架A上的滑槽A后端,位于連接支架B上的滑槽B后端;高剛度壓簧A處于極限壓縮狀態,高剛度壓簧B處于極限松弛狀態;交叉連桿組A處于極限回收狀態,即左連接橋與中連接橋間距離最小,座椅托板位于極限最高位置;座椅托板與托板出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座椅托板上的柔軟材料頂面與座椅頂面齊平;同時,交叉連桿組B處于極限展開狀態,即右連接橋與中連接橋距離最大,便盆托板處于極限最低位置;
當交叉連桿組A處于極限展開狀態時,高剛度壓簧A與高剛度壓簧B均處于極限松弛狀態,左連接橋與中連接橋距離最大,座椅托板與便盆托板均處于極限最低位置;且絲杠螺母上的滑桿位于連接支架A上的滑槽A后端,同時位于連接支架B上的滑槽B前端;當前連接橋運動到座椅框架左端時,便盆托板與托板出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當便盆托板處于極限最高位置,便盆頂面由座椅框架上的托板出口伸出,絲杠螺母上的滑桿位于連接支架A上的滑槽A前端,同時位于連接支架B上的滑槽B前端,高剛度壓簧A處于極限松弛狀態,高剛度壓簧B處于極限壓縮狀態,中連接橋與后連接橋間距離最短;
所述移動底盤包括底盤平面運動機構與座椅旋轉運動機構;其中,底盤平面運動機構由底盤外殼、兩個驅動輪電機、兩個驅動輪與兩個萬向腳輪構成;底盤外殼內部固定安裝有兩個驅動輪電機,兩個驅動輪電機的輸出軸分別與位于底盤外殼后部兩側的兩個驅動輪固連;兩個萬向腳輪與底盤外殼頂面相連,分別位于底盤外殼前部兩側;
所述座椅旋轉運動機構包括承重小軸承、承重大軸承、座椅旋轉電機、旋轉小齒輪、旋轉大齒輪以及由限位開關A、限位開關B與鎖舌構成的定位機構;其中,承重小軸承與承重大軸承分別同軸固定安裝于底盤頂面上下兩側中心位置;所述旋轉小齒輪位于底盤頂面上,與位于底盤外殼內的座椅旋轉電機輸出軸同軸固連;所述旋轉大齒輪底面由上至下同軸固定安裝有大直徑凸臺與小直徑凸臺,大直徑凸臺與小直徑凸臺分別與承重大軸承、承重小軸承配合連接,使旋轉大齒輪與旋轉小齒輪嚙合;旋轉大齒輪頂面與座椅框架下層固連;
所述定位機構包括鎖舌、限位開關A與限位開關B;其中,限位開關A與限位開關B均安裝在底盤殼體頂面,通過旋轉大齒輪外側周向上設計的突出部分A與突出部分B,分別觸碰限位開關A、限位開關B,使限位開關A與限位開關B分別向控制部分發送電機關閉信號,通過控制部分關閉座椅旋轉電機工作;本發明中當底座處于初始狀態時,若突出部分A與限位開關A接觸,底座剛好向一側旋轉90°;當突出部分B與限位開關B接觸時,底座返回初始狀態;
所述鎖舌由殼體、舌齒、彈簧與電磁鐵構成,殼體固定安裝在底盤外殼頂面上;舌齒位于殼體內,與殼體內部滑槽滑動連接,可沿殼體前后方向滑動;舌齒后端通過彈簧與殼體后側壁相連,前端為齒形;殼體后部側壁安裝有電磁鐵;由此當電磁鐵不通電時,彈簧對舌齒施加向前的推力,使舌齒向前滑動,舌齒前端伸出殼體前端開口,與旋轉大齒輪相嚙合,實現旋轉大齒輪的轉動鎖定;當電磁鐵通電時,電磁鐵產生大于彈簧彈力的吸力,由此將吸引舌齒向后滑動,使舌齒前端縮回至殼體內部,實現解鎖旋轉大齒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殿生;王田苗,未經陳殿生;王田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482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田管線孔眼補漏裝置
- 下一篇:用于行星架鉆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