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四氯化鈦連續除釩排渣生產工藝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4766.5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0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中友;吳兵生;陳連章;黃敏;資美勇;張國瑞;肖銀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仙桃市中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G23/02 | 分類號: | C01G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301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氯化 連續 釩排渣 生產工藝 及其 裝置 | ||
1.一種四氯化鈦連續除釩排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是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粗TiCl4在循環泵的作用下由粗鈦高位槽送入換熱器內,換熱器對粗TiCl4加熱至135-140℃,隨后粗TiCl4被送至混料器內;????
(2)將礦物油、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1,3-丁二醇與粗TiCl4按質量比1-1.5:0.1-1:0.3-0.5:100的比例送入混料器充分混合,隨后物料送入第一蒸餾釜內進行蒸餾,大部分含釩雜質由第一蒸餾釜底部的排泥管排入釩泥漿槽,TiCl4蒸汽及部分雜質從第一蒸餾釜頂部的排氣管依次進入填料塔和第一冷凝器,形成液態的半成品貯存在半成品罐內;
(3)半成品罐內的粗TiCl4由浮閥塔中上部加入塔內,浮閥塔加熱至140-145℃(TiCl4的沸點),產生的TiCl4-SiCl4混合蒸汽逐漸向上移動,冷卻下來的TiCl4向下流動,浮閥塔頂部控制為56-60℃,SiCl4蒸汽進入第二冷凝器冷凝后送入硅槽內;不含氣體雜質和SiCl4的TiCl4從浮閥塔底部進入第三蒸餾釜,進行下一步精制除釩處理;
(4)含釩TiCl4氣體經第三蒸餾釜送入自潔銅絲塔內,TiCl4氣體連續通過除釩塔內由銅絲卷成的銅球接觸,使其所含的釩雜質沉淀在銅絲表面上,精制后的TiCl4由銅絲塔底部的TiCl4排放閥送至第三冷凝器冷凝,貯藏在成品罐內,含釩廢水由銅絲塔底部排水閥輸送至釩泥漿槽。
2.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四氯化鈦連續除釩排渣生產工藝的裝置,包括粗鈦高位槽、礦物油槽、混料器、蒸餾釜、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粗鈦高位槽的出料管與循環泵的進料管連接,循環泵的出料管與換熱器的進料管連接,換熱器的出料管與混料器連接;礦物油槽的出料管通過計量泵與混料器連接,混料器的出料管與第一蒸餾釜進料管連接,第一蒸餾塔頂部的排氣管與填料塔連接,填料塔頂部排氣管與第一冷凝器連接,第一冷凝器出料管與半成品罐連接;半成品罐的出料管與浮閥塔連接,浮閥塔的出料管與第三蒸餾釜連接,第三蒸餾釜的排氣管與自潔銅絲塔連接,自潔銅絲塔底部的液體四氯化鈦排放管與第三冷凝器連接,第三冷凝器的出料管與成品罐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氯化鈦連續除釩排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蒸餾釜底部的排泥管與釩泥漿槽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氯化鈦連續除釩排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浮閥塔底部設置有第二蒸餾釜,浮閥塔頂部設置有排氣管,排氣管與第二冷凝器連接,第二冷凝器的出料管與硅槽連接,硅槽上設置有呼吸口。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氯化鈦連續除釩排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自潔銅絲塔,包括塔體、水泵、空壓機、蒸汽鍋爐,所述塔體內設置有多層篩板,篩板之間填充有銅絲球;塔體底部及塔體側面均與三通管連接,所述塔體底部的三通管分別與液體四氯化鈦排放閥和排水閥連接;所述塔體側面的三通管分別與粗四氯化鈦進入閥和干燥空氣閥連接,所述干燥空氣閥經管道與空氣加熱干燥器連接,空氣加熱干燥器與空壓機連接;塔體頂部與四通管連接,四通管分別與蒸汽閥、進水管、排氣閥連接,其中進水管經管道與水汽交換三通連接,水汽交換三通一端經進水閥與水泵出水口連接,水汽交換三通另一端經空氣閥與空壓機排氣嘴連接,蒸汽閥經蒸汽管道與蒸汽鍋爐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仙桃市中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仙桃市中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476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譜區配燈
- 下一篇:一種智能調控的太陽能庭院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