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抑菌活性的銀杏葉類脂成分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4569.3 | 申請日: | 2013-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3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章;陶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16 | 分類號: | A61K36/16;A61P31/04;A61P31/10;C07C33/03;C07C33/02;C07C29/76;C07C29/78;C07J9/00;C07J17/00;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4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活性 銀杏葉 成分 制備 方法 | ||
1.具有抑菌活性的銀杏葉類脂成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包括銀杏葉類脂總不皂化物、類脂結晶物、類脂輕餾分和類脂重餾分以及化合物1~8(依次為異植物醇、橙花叔醇、芳樟醇、β-谷甾醇乙酸酯、β-谷甾醇、豆甾醇、麥角甾醇、胡蘿卜苷)和聚戊烯醇類脂成分的制備及抑菌活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抑菌活性的銀杏葉類脂成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1~8制備方法包括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銀杏葉類脂軟膏的制備:取干燥粉碎銀杏葉粉(直徑0.25~5毫米以下),加入溶劑A1,銀杏葉粉與溶劑質量比為1∶5~50;30~75℃加熱回流提取,時間2~8h,重復3次或以上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劑,得銀杏葉脂溶性成分軟膏;加1~15%溶液B1,軟膏與溶劑比1∶2~15(kg∶L),采用30~75℃熱回流攪拌,攪拌速度為20~200r/min,時間0.5~5h,得到皂化液;加入溶劑C1,皂化液與溶劑比1∶2~10(V/V),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劑,從而得到銀杏葉類脂總不皂化物。
第二步,銀杏葉類脂成分的分子蒸餾分離方法:取銀杏葉類脂總不皂化物,放于0~-40℃下冷凍結晶1~5h,取出后迅速抽濾,得到結晶物;濾過的油狀物通過刮膜式分子蒸餾裝置分離,刮膜轉速100~300r/min,蒸餾溫度120~250℃,在高真空條件下(真空度大于等于1.0×105),輕組分以氣體狀態徑直飛向中間冷凝器并凝結成液體,進入輕餾分收集器,得到輕餾分;重組分沿筒體內壁進入重餾分收集器,得到重餾分。
第三步,銀杏葉類脂成分的色譜分離方法:將第二步中所得的結晶物與填料A按質量比1∶1充分混合磨細,上填料A柱,用洗脫劑三氯甲烷/甲醇體系洗脫,收集的餾分用薄層色譜碘蒸氣顯色跟蹤;100%三氯甲烷餾分,揮干溶劑后用溶劑B在5~-20℃下,重結晶得到化合物4(β-谷甾醇乙酸酯);餾分三氯甲烷/甲醇(99%∶1%,V/V),揮干溶劑后上C色譜柱,用洗脫劑三氯甲烷/甲醇體系洗脫,揮干溶劑后用溶劑D在0~-20℃下,重結晶得到化合物5(β-谷甾醇),剩余物揮干溶劑后用溶劑E在5~-10℃下,重結晶得到化合物6(豆甾醇),剩余物揮干溶劑后用溶劑F在0~-20℃下,重結晶得到化合物7(麥角甾醇);三氯甲烷/甲醇(90%∶10%,V/V)餾分,揮干溶劑后用溶劑G在0~-20℃下,重結晶得到化合物8(胡蘿卜苷);第二步中所得的輕餾分與填料A按質量比1∶1充分混合磨細,上填料A柱(粒徑0.04~0.1mm),用洗脫劑石油醚/乙酸乙酯體系洗脫,收集的餾分用薄層色譜碘蒸氣顯色跟蹤;石油醚/乙酸乙酯(95%∶5%,V/V)餾分,揮干溶劑后用填料H薄層制備板制備,Rf值在I處,得到化合物1(異植物醇);石油醚/乙酸乙酯(92%∶8%,V/V)餾分,揮干溶劑后上C色譜柱,得到化合物2(橙花叔醇);石油醚/乙酸乙酯(90%∶10%,V/V)餾分,揮干溶劑后用填料H薄層制備板制備,Rf值在J處,得到化合物3(芳樟醇);將第二步中所得的重餾分與填料A按質量比1∶1充分混合磨細,上填料A柱,用洗脫劑石油醚/乙酸乙酯體系洗脫,收集的餾分用薄層色譜碘蒸氣顯色跟蹤,取石油醚/乙酸乙酯(99%~97%∶1~3%,V/V)餾分,揮干溶劑后加入質量比為1∶5~15溶劑K,室溫攪拌溶解;然后將其與吸附劑L,按固液質量比為1∶10~100混合,在-40℃~30℃攪拌4~20小時,1000~10000轉/分鐘離心后過濾,上清液回收溶劑后即為純化后的聚戊烯醇類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具有抑菌活性的銀杏葉類脂成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溶劑A1為丙酮或石油醚(60~90℃)或乙酸乙酯或無水乙醇;溶液B1為NaOH或KOH的甲醇或乙醇溶液;溶劑C1為丙酮或石油醚(60~90℃)或乙酸乙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具有抑菌活性的銀杏葉類脂成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填料A為硅膠G,溶劑B為異丙醇或無水乙醇或乙腈;C色譜柱為Sephadex?LH-20填料;溶劑D為環己酮或丙酮;溶劑E為正戊醇或正丁醇;溶劑F為乙醚或正己烷;溶劑G為三氯甲烷或無水乙醇;填料H為熒光(GF254)硅膠;Rf值I處在0.50~0.65;Rf值J處在0.40~0.55;溶劑K為丙酮或乙酸乙酯;吸附劑L為質量比1∶1~5混合的活性炭與硅藻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456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垃圾焚燒廢氣凈化系統
- 下一篇:過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