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多菌靈和嘧菌胺的殺菌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3939.1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1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周鳳艷;蘇賢研;陳雨;高同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N47/18 | 分類號: | A01N47/18;A01N43/5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凱 |
| 地址: | 23003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多菌靈 嘧菌胺 殺菌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用殺菌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菌靈和嘧菌胺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多菌靈(英文通用名:carbendazim),分子式為9H9N3O2,結構式如下:
化學名稱:N-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為苯并咪唑類殺菌劑,其作用機理為干擾病原菌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影響細胞分裂,起到殺菌作用。低毒、高效、廣譜,內吸性好,對多種作物真菌性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葉面噴霧、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等。
嘧菌胺(英文通用名:mepanipyrim),分子式為C14H13N3,結構式如下:
化學通用名稱為N-(4-甲基-6-丙-1-炔基嘧啶-2-基)苯胺,為嘧啶胺類新型殺菌劑,作用機理抑制病原菌所產生的細胞壁分解酵素向菌體外分泌,同時抑制菌體對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營養源的吸收,從而阻礙病原菌侵害植物。可用于防治番茄、草莓、黃瓜和葡萄灰霉病及蘋果、梨上的黑星病等多種作物真菌病害。
發明內容
為了避免嘧菌胺單劑單獨使用時導致病菌容易產生抗性變異、使藥劑的防效降低甚至無效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型殺菌劑組合物。本發明將多菌靈與嘧菌環為二者組合,在實際使用中具有殺菌活性高,且兩類藥劑具備不同的結構類型和有差異的作用機制,二者組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延緩病原物抗藥性產生和發展,并使單位面積上總的用藥量下降,從而實現經濟、高效、環保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含多菌靈和嘧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中多菌靈和嘧菌胺的質量比為20:1~1:20。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中,多菌靈和嘧菌胺的質量比優選為10:1~1:10,更優選為10:1~5:1。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中添加有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助劑可制成各種農業上可以接受的殺菌劑劑型,如可以制成水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性粒劑等劑型。采用的農用殺菌劑助劑包括潤濕劑、分散劑、增稠劑、消泡劑、填料等各類助劑,采用的潤濕劑、分散劑可以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丁二基萘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鈣、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種或多種;采用的增稠劑可以為黃原膠、聚乙烯醇等;采用的消泡劑可為磷酸酯類消泡劑和有機硅消泡劑中一種或多種;所采用的填料可為白炭黑、高嶺土、凹凸棒土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優選的多菌靈和嘧菌胺組成的有效成分占殺菌組合物總質量的30%~80%,最優選地所述多菌靈和嘧菌胺組成的有效成分占殺菌組合物總質量的40%~55%。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小麥赤霉病等作物真菌病害中的應用。
通過對多菌靈和嘧菌胺殺菌特性的細致分析,運用Wadley方法進行試驗設計及結果處理,首先測定多菌靈和嘧菌胺兩單一化合物(以下簡稱藥劑)的EC50,根據兩單一藥劑的EC50按Wadley法設定兩藥劑的組合比例,并根據Wadley增效指數SR值,確定合適的組合物比例,然后按孫云沛法加以驗證。
試驗目標物為小麥赤霉病。試驗采用菌落直徑法。取多菌靈、嘧菌胺母液,配置成需藥液平板,每皿約14ml,同時設置無藥平板對照(CK),每處理重復3皿,即重復3次。在預培養菌落邊緣用滅菌的打孔器制取5mm直徑的菌絲塊,分別移到不同培養基平板上,28℃培養2d,量取菌落直徑(mm),由下列公式計算生長抑制率:
將菌絲生長抑制率換算成抑制機率值(Y),藥劑濃度換算成濃度對數(X),按濃度對數為橫坐標、機率值為縱坐標作毒力回歸直線,求得多菌靈與嘧菌胺單劑及其混劑對小麥赤霉病的毒力回歸方程,并計算EC50、EC90值及相關系數r值。
根據Wadley方法評價混劑的相互作用,計算公式如下:
EC50(理論值)=(a+b)/(a/EC50a+b/EC50b),SR=EC50(理論值)/EC50(實際值)。
其中a、b是各組分在混劑中含量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SR≤0.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拮抗作用;SR=0.5~1.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加和作用;SR≥1.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增效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39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儲漿罐出料口防堵防雜物裝置
- 下一篇:基于磁化效應的軸向盤式永磁減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