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2961.4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2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任海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海濱 |
| 主分類號: | B65H5/02 | 分類號: | B65H5/02;B65H29/1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陳月華 |
| 地址: | 250014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紙張 雙面 傳送帶 間隙 夾持 高速 傳送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配頁機都存在紙張傳輸過程中同步性能差,容易走偏,經常卡紙的問題,無法提高速度和精度,工作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它具有高速精準傳輸紙張的能力,可大幅提高配頁機的配頁效率,降低次品率,從而,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紙張的多條雙面傳送帶零間隙夾持的高速傳送機構,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還包括四排傳送帶;第一排有豎斜向的第二傳動帶,第二排有第三傳動帶,第三排有第一傳送帶,第四排有第一導向傳送帶;第二傳動帶與第三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一夾持通道;第一傳送帶的出紙端與第三傳動帶的進紙端上下配合或重合;第一傳送帶上方安裝第一導向傳送帶,第一導向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一導向通道;第二傳動帶與第三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一導向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的間隙為零。
為進一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所述第二排有第十二傳動帶,第三排有第四傳動帶,第四排有第二導向傳送帶;第二傳動帶與第十二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二夾持通道;第四傳動帶上方安裝第二導向傳送帶,第二導向傳送帶與第四傳動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二導向通道;第二導向傳送帶與第四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二傳動帶與第十二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所述第二傳動帶的第八傳動輥相對第二傳動帶的第三傳動輥向出紙方向偏移;第八傳動輥的下部外周設有第八導向片。所述第一排傳送帶內還設有第七傳動帶,第七傳動帶的第九傳動輥相對第十八傳動輥向出紙方向偏移;第二排傳送帶設有第六傳動帶,第三排傳送帶設有第八傳動帶,第四排傳送帶設有第三導向傳送帶;第六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配合構成第三夾持通道,第八傳動帶的出紙端與第六傳動帶的進紙端上下配合;第八傳動帶的上方安裝第三導向傳送帶,第三導向傳送帶與第八傳動帶上下對應構成第三導向通道;第六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三導向傳送帶與第八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所述送第二排傳送帶設有第九傳動帶,第九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配合構成第四夾持通道;第三排設有第十一傳動帶,第十一傳動帶的出紙端與第九傳動帶上下配合,第四排傳送帶設有第四導向傳送帶;第十一傳動帶上方安裝第四導向傳送帶,第四導向傳送帶與第十一傳動帶上下對應構成第四導向通道;第九傳動帶與第七傳動帶、第十一傳動帶之間的間隙為零,第四導向傳送帶與第十一傳動帶的間隙為零。所述每條傳送帶均包含數根平行的傳動帶;同軸的兩條不同規格和方向的傳送帶的數根傳動帶交錯排列。所述每條傳送帶的傳動輥上均開設數個環形的傳動帶槽,所有傳動帶槽與所有傳動帶一一對應配合,傳動帶槽的深度與傳動帶厚度相等,確保傳動輥和傳動帶配合構成平整的表面。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于:它設有可高速精準傳輸紙張的導向通道和夾持通道,使紙張在傳輸過程中自始至終受上下兩層傳送帶的共同約束和引導,即受雙面傳送帶大面積的約束和夾持,而且利用單側傳送帶的張力自動調節來實現各種常規厚度(0.04-0.5mm)紙張的零間隙夾持,而無需另外增加機構。徹底解決了紙張傳輸過程中的前進同步差的問題和容易卡紙以及走偏的問題,完全實現紙張快速傳輸和精準變向,從而,使配頁機高速傳輸和匯集紙張成為可能。它的傳送帶的傳動輥上設有數個環形的傳動帶槽,槽深剛好等于傳送帶的厚度,傳動帶完全裝于傳動帶槽內,使同一傳動輥上安裝的數根傳動帶外表面與傳動輥的外表面共面,從而,能防止紙張過輥時被壓出折皺而產生凹凸變形,確保紙張在傳輸過程中更加光滑平整。它的向下或向上導向傳輸紙張的傳送帶與水平線的夾角為0度至90度,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小紙張前進過程中突然改變方向后的慣性影響,從而盡可能減小紙張,特別是非常柔軟的薄紙前頭的碰撞變形和薄紙前頭轉向后、身體部分仍然向原方向繼續前進的蛇形慣性,以便讓紙張前進折彎過程中更加順暢,速度更高。它用于紙張轉彎導向的傳動輥的半徑設計尺大為20mm-100mm,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提高紙張轉彎時的轉彎半徑,也是盡可能減小紙張的前頭,特別是非常柔軟的薄紙的前頭轉向后、身體部分仍然向原方向繼續前進的蛇形慣性,以便讓紙張在折彎轉向前進過程中更加順暢,前進速度更高。它的傳送帶相互配合構成夾持通道,另外,它的輸送通道轉彎半徑較大,既可增加傳輸摩擦力和均衡附著壓力,又可增強導向作用,對紙張施力更加均勻,能輸送較薄的紙張,且輸送速度快、精度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海濱,未經任海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29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