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座墊框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2537.X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11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森本剛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紡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N2/68 | 分類號: | B60N2/68;B60N2/4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建濤;車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座墊 框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座墊框架,該車輛座墊框架被形成為使得通過分別地利用橫向框架部件連接被布置在右側和左側這兩側處的縱向框架部件的前側和后側而形成座墊的構架,并且面板被固定到兩個縱向框架部件從而從上方覆蓋如下空間:該空間在兩個縱向框架部件的前端部之間且包括前側橫向框架部件。
背景技術
在車輛正面碰撞的情形中,可能發生所謂的下潛現象,即,在乘員受到座椅安全帶限制的狀態中,坐在座椅上的乘員的身體從座椅表面向前并且向下滑落的現象。此時,根據乘員保護的觀點,要求過量沖擊負荷不作用于乘員身上。因此,在現有技術中,各種構思被添加于座椅周圍的構件。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o.2001-145538(JP2001-145538A)描述了一項發明,該發明允許座椅靠背框架的一部分容易地變形從而在車輛正面碰撞的情形中過量負荷并不作用于乘員的腰部上。進而,在某些車輛中,通過使得座墊的前部克服由于在車輛正面碰撞的情形中發生下潛現象而從座墊的前上側輸入的負荷而變形,吸收了由于乘員從座椅向前并且向下運動而產生的能量。
在某些車輛的座椅中,在座椅前部處不能確保為了吸收由于下潛現象產生的能量而要求的變形量。這是由于以下原因。構成座椅的構架的前側橫向框架部件被布置在構成座椅前部的面板下面。即使當面板由于沖擊負荷而變形時,面板的變形也被前側橫向框架部件削弱。因此,通過面板變形的能量吸收量變得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通過由降低前側橫向框架部件的強度來使得前側橫向框架部件易于變形而利用座椅前部吸收由于下潛現象而產生的沖擊負荷。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車輛座墊框架。該車輛座墊框架包括:被布置在座墊的構架的右側和左側這兩側處的縱向框架部件;連接縱向框架部件的前側和后側的橫向框架部件;和面板,所述面板被固定到兩個縱向框架部件從而從上方覆蓋如下空間,所述空間在兩個縱向框架部件的前端部之間且包括前側橫向框架部件。前側橫向框架部件具有連接部分,前側橫向框架部件在該連接部分處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前側橫向框架部件的、處于連接部分之間的一部分比連接部分薄。利用以上構造,前側橫向框架部件的厚度是薄的,從而前側橫向框架部件的針對經由面板的擠壓的強度是小的。因此,當面板由于在車輛碰撞的情形中的下潛現象而變形時,前側橫向框架部件也被變形,并且可能有效地吸收通過碰撞產生的能量。另外,前側橫向框架部件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處的每一個連接部分的厚度不是薄的,從而不可能降低在縱向框架部件和橫向框架部件之間的連接強度。例如,當橫向框架部件通過焊接而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時,與橫向框架部件的大厚度一起地確保了每一個焊接部分的大熱容,從而通過適當地分散焊接熱而防止了焊接部分的過度熔化,并且可能防止焊接強度的降低。
在以上方面中,可以通過使得另外的部件與橫向框架部件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處的連接部分交迭而增加橫向框架部件的厚度。利用以上構造,為了改變在單個橫向框架部件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處的連接部分之間的部分和該連接部分之間的厚度,只是要求增加另外的部件,從而增加用于改變厚度的生產率是可能的。
在以上方面中,橫向框架部件可以是筒狀部件。另外,該筒狀部件的兩個開口側可以分別地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從而通過縱向框架部件延伸,并且加強筒狀部件可以在筒狀部件在此處被連接到縱向框架部件的相應連接部分處被裝配到筒狀部件的內周側或者外周側。進而,通過沿著相互交迭方向型鍛,筒狀部件和加強筒狀部件可以相互集成為一體。利用以上構造,通過使得加強筒狀部件與形成橫向框架部件的筒狀部件交迭并且然后通過型鍛將它們相互集成為一體而改變厚度是可能的,從而增加用于使得加強筒狀部件與筒狀部件集成為一體的生產率是可能的。
附圖說明
將在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特征、優點以及技術和工業意義,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平面視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圖4是沿著圖2中的線IV-IV截取的截面視圖;
圖5是根據該實施例的前側橫向框架部件的水平截面視圖;并且
圖6是沿著圖5中的線VI-VI截取的截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紡織株式會社,未經豐田紡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25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