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整體葉盤復合數控銑削并行結構機床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42373.0 | 申請日: | 2013-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1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史耀耀;辛紅敏;張軍鋒;李志山;寧立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C3/18 | 分類號: | B23C3/18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體 復合 數控 銑削 并行 結構 機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整體葉盤數控銑削機床,特別是涉及一種整體葉盤復合數控銑削并行結構機床。
背景技術
整體葉盤是高推重比、高性能發動機的核心部件,也是航空航天、國防、能源、動力等領域重大裝備實現減重、增效和改善性能的關鍵零件。與傳統葉片和輪轂裝配結構相比,整體葉盤省去榫頭、榫槽及相應的連接件,減輕了重量,提高了推重比,使發動機的工作壽命與安全可靠性得到提升,但由于其結構復雜、通道窄、開敞性差等,使其制造技術屬于國際性難題。因此,實現整體葉盤高效、高質量、低成本數控加工是提升國家重大裝備制造水平、提高航空發動機工作性能的核心關鍵技術。
國內在整體葉盤加工方面普遍采用并依賴進口的通用五坐標機床插銑加工,難以滿足整體葉盤零件的高效低成本制造要求。尤其在其粗加工階段,加工過程使用的刀具規格多且刀具磨損嚴重,導致加工周期長、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國外新研整體葉盤加工工藝與裝備技術對我國實行嚴密技術封鎖。大量國內整體葉盤加工經驗表明:現有整體葉盤粗加工裝備與工藝技術已經成為整體葉盤工程化批量生產中實現高效、低成本制造的瓶頸問題。資料顯示,某新型航空發動機一級風扇整體葉盤的制造,開槽粗加工材料去除量約占90%,使用高精度和高成本的進口通用五坐標加工中心,即使采用先進的插銑工藝技術,開槽粗加工仍需約40~50天時間。加工效率極其低下,已經很難適應國內航空發動機的批量化生產需求,嚴重制約我國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限制我國航空工業跨越式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開展整體葉盤高效強力復合數控銑削加工工藝及裝備技術研究,對實現整體葉盤高效低成本加工,滿足批量化生產,非常迫切和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通用五坐標機床加工整體葉盤效率低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整體葉盤復合數控銑削并行結構機床。該機床將盤銑、插銑和側銑工藝高度集成,盤銑加工用于大余量的切除,開槽加工;插銑用于擴槽加工,曲面成形;側銑用于半精加工,除棱清根。其大扭矩、高剛性盤/插銑雙動力頭結構,可以形成整體葉盤高效強力復合數控銑床,實現一次裝夾定位,即可完成整體葉盤的粗加工以及半精加工。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整體葉盤復合數控銑削并行結構機床,包括夾具5、旋轉工作臺6、前床身7、方形工作臺10、后床身12、插銑側銑裝置15和立柱21,其特點是還包括盤銑裝置2。前床身7和后床身12固連組成T型結構的機床。Y軸伺服電機及滾珠絲杠螺母副23及Y軸機床滑枕13用螺釘緊固在后床身12上,Y軸機床導軌14直接卡在Y軸機床滑枕13上,立柱21通過螺釘與Y軸機床導軌14固連。Z2軸伺服電機及滾珠絲杠螺母副22和Z2軸機床滑枕24用螺釘緊固在立柱21的右側,Z2軸機床導軌25直接卡在Z2軸機床滑枕24上,盤銑橫梁1通過螺釘與Z2軸機床導軌25固連,并通過Z2軸伺服電機及滾珠絲杠螺母副22與Z2軸機床滑枕24及立柱21組合在一起。盤銑裝置2通過螺釘及支撐板安裝在盤銑橫梁1的前端,盤銑刀3通過鍵槽與銑刀軸固連,銑刀軸裝在盤銑裝置2上,盤銑刀3與盤銑裝置2組成一個整體。X軸伺服電機及滾珠絲杠螺母副11和X軸機床滑枕8通過螺釘緊固在前床身7上,X軸機床導軌9直接卡在X軸機床滑枕8上,方形工作臺10用螺釘安裝在X軸機床導軌9上,旋轉工作臺6用螺釘安裝在方形工作臺10上,夾具5安裝在旋轉工作臺6上,整體葉盤4裝夾在夾具5上。Z1軸伺服電機及滾珠絲杠螺母副20和Z1軸機床滑枕18用螺釘安裝在立柱21左側,Z1軸機床導軌19直接卡在Z1軸機床滑枕18,插銑橫梁17用螺釘與Z1軸機床導軌19固連,并通過Z1軸伺服電機及滾珠絲杠螺母副20與Z1軸機床滑枕18及立柱21組合在一起。插銑側銑裝置15通過螺釘及支撐板安裝在插銑橫梁17的前端,電主軸16通過支撐軸及螺釘安裝在插銑側銑裝置15上。
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雙通道七軸五聯動。同時控制X軸、Y軸、Z2軸、B軸和C軸實現盤銑的加工;同時控制X軸、Y軸、Z1軸、A軸和C軸,加上主軸SP的旋轉實現插銑、側銑的加工。
所述X軸、Y軸、Z1軸和Z2軸采用光柵尺構成全閉環位置檢測。
所述A軸、C軸采用光電編碼器構成全閉環角度檢測,采用液壓鎖緊,實現任意角度定位后的夾緊。
所述B軸采用鼠牙盤嚙合定位鎖緊,依靠伺服電機上的編碼器實現半閉環角度檢測。
所述SP電主軸含有內置編碼器,通過編碼器進行全閉環速度反饋。
所述A軸的旋轉角度為-15°~105°。
所述B軸的旋轉角度為-90°~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23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化物流傳輸板
- 下一篇:一種夜光液位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