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獲得測量時間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1453.4 | 申請日: | 2010-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98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馮莉;徐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獲得 測量 時間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獲得測量時間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一些通訊系統中,用戶終端通常需要向網絡側上報測量數據。例如,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和長期系統演進(long?time?evolution,LTE)系統的最小化路測(Minimization?drive?test,MDT)技術中,網絡側通過對大量用戶終端上報的測量數據進行統計,以診斷網絡中的問題。
用戶終端可以采用實時上報或非實時上報的方式向網絡側上報測量數據。當用戶終端采用非實時方式上報測量數據時例如可以為,用戶終端在獲得測量數據后,先將該測量數據、用戶終端位置信息和時間戳等以日志(Log)的形式存儲起來,在滿足上報條件后,用戶終端將存儲的Log上報給網絡側。上述時間戳通常為用戶終端在獲得測量數據時根據本地時間設置的時間戳。由于用戶終端本地時間的可信任程度差,因此,用戶終端上報給網絡側的時間戳的準確性差。
由于網絡進行問題診斷以及相應的優化時,需要根據用戶終端上報給網絡側的時間戳進行,所以用戶終端上報的時間戳準確性差,會造成問題診斷不準,導致不能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網絡優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方法和裝置,可以使網絡側獲得更準確的測量時間。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方法,包括:
用戶終端接收網絡側下發的測量控制消息;
所述用戶終端根據所述測量控制消息獲得測量數據;
所述用戶終端確定獲得所述測量數據時的本地時間與接收到所述測量控制消息時的本地時間之間的時間間隔;
所述用戶終端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數據和所述時間間隔,使網絡側根據下發所述測量控制消息的時間和所述時間間隔確定所述測量數據的測量時間。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方法,包括:
用戶終端接收網絡側下發的測量控制消息;
所述用戶終端根據所述測量控制消息獲得測量數據;
所述用戶終端記錄獲得所述測量數據時的第三當前本地時間;
所述用戶終端向網絡側上報所述測量數據、所述第三當前本地時間和第四當前本地時間,使網絡側根據所述第三當前本地時間、所述第四當前本地時間和網絡側接收所述測量數據時的網絡側本地時間確定測量數據的測量時間,其中所述第四當前本地時間為所述用戶終端向網絡側上報時的本地時間。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裝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網絡側下發的測量控制消息;
第一測量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接收模塊接收的測量控制消息獲得測量數據;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所述第一測量模塊獲得所述測量數據時的本地時間與第一接收模塊接收到所述測量控制消息時的本地時間之間的時間間隔;
第一上報模塊,用于向網絡側上報所述第一測量模塊獲得的所述測量數據和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時間間隔,使網絡側根據下發所述測量控制消息的時間和所述時間間隔確定所述測量數據的測量時間。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裝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網絡側下發的測量控制消息;
第二測量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接收模塊接收的測量控制消息獲得測量數據;
記錄模塊,用于記錄所述第二測量模塊獲得所述測量數據時的第三當前本地時間;
第二上報模塊,向網絡側上報所述第二測量模塊獲得的測量數據、所述記錄模塊記錄的第三當前本地時間和上報時的第四當前本地時間,使網絡側根據所述第三當前本地時間、所述第四當前本地時間和網絡側接收所述測量數據時的網絡側本地時間確定測量數據的測量時間。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方法,包括:
網絡設備獲取向用戶終端下發測量控制消息的時間;
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用戶終端上報的測量數據和時間間隔,所述時間間隔為:所述用戶終端獲得所述測量數據時的本地時間與所述用戶終端接收到所述測量控制消息時的本地時間之間的時間間隔;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下發測量控制消息的時間和所述時間間隔確定所述測量數據的測量時間。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獲得測量時間的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14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