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銅硫尾礦中金屬銣資源回收的分選富集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0873.0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22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雷暢;晏波;肖賢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3D1/00 | 分類號: | B03D1/00;B03D1/016;B03D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尾礦 金屬 資源 回收 分選 富集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硫尾礦中金屬銣資源回收的分選富集處理工藝,具體涉及銅尾礦中銣礦物的分選,屬于固廢資源化領域。
背景技術
尾礦是導致礦山污染的主要原因,隨著礦山采選規模的擴大,我國礦山尾礦產生量不斷增加,目前,尾礦均堆存于尾礦庫,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而且多數尾礦庫運行多年,面臨潰壩的危險,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我國的尾礦常含有多種稀貴金屬,但由于其含量較低,開采價值較低。銣是極為重要的稀貴金屬資源,在經濟、戰略上有著重大的意義。銣無獨立工業礦物,一般是直接結晶或與流體進行陽離子交換而形成的,性質與鉀相近,在自然界中常為鉀的伴生元素,常分散在鋰云母、鐵鋰云母、長石、銫榴石等硅酸鹽礦物中,硫化銅礦圍巖含有包括云母和長石的鋁硅酸鹽類礦物,這些礦物被人為的分選在尾礦中,尾礦中部分含有價值極高的金屬銣,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但由于尾礦量較大,直接提取銣的成本較高,因此開發具有技術可行、經濟性高的尾礦銣的回收方法對于銣的生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的尾礦銣分選富集工藝,從銅尾礦中分選含銣礦物,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銣回收的經濟價值,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根據銅尾礦的礦物組成特征及含銣礦物的物理化學性質,本發明采用浮選法富集回收含銣礦物,包含以下步驟:
(1)尾礦脫水:銅硫尾礦采用重力沉降法脫水,使尾礦含固率為30~50%左右。
(2)硫化礦浮選:脫水后的尾礦以球磨機粉磨至80%過200目篩,球磨機中添加硫酸銅80g/t;尾礦經粉磨后添加捕收劑及二號油進行二粗一掃浮選,其中硫化礦捕收劑添加量為120g/t,起泡劑添加量為20g/t,分選出硫化礦粗礦及硫化礦浮選尾礦。
(3)長石云母類富集:調節硫化礦浮選尾礦礦漿濃度為30-40%,加硫酸調節礦漿pH值為4,三粗一掃浮選長石云母粗礦,加長石云母礦類礦物捕收劑100g/t,浮選得到長石云母類粗礦。
(4)硫化礦粗礦用于硫、鋅、銅、鐵等資源回收,長石云母礦類浮選尾礦返回尾礦庫。
本發明中所用的硫化礦捕收劑為丁基鈉黃藥,使用濃度為2%。
本發明中所用的長石類捕收劑為鹽酸十二胺及石油磺酸鈉,按有效質量比8∶2復配,使用濃度為1%。
本發明通過兩步浮選富集含銣礦物,第一步采用強效捕收劑丁基鈉黃藥回收尾礦中的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類硫化礦,第二步采用鹽酸十二胺、石油磺酸鈉等陽離子捕收劑在pH為4的礦漿中捕集長石云母類礦物。尾礦中的銣通過本方法的回收率可達到70%,且尾礦中的銣經分選后可富集近3倍,降低了銣進一步回收的處理成本。銅尾礦中的硫、鋅、銅等資源富集到分選得到的硫化礦中,達到一定的品位可用于進一步的回收利用,實現了銅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
附圖說明
圖1是使用本發明銅硫尾礦中金屬銣資源回收的分選富集處理工藝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實施例1
銅硫尾礦脫水至含水率為30%,磨機加入80g/tCuSO4,磨細至80%過200目篩,加入硫酸30kg/t,活化后加入捕收劑120g/t,起泡劑20g/t,兩粗一掃,浮選得到原礦質量32.70%的硫化礦粗礦。分析浮選產品金屬含量見表1,浮選得到的粗礦中Cu、S、Fe、Zn在硫化礦中的收率分別達到了85.11%、92.36%、74.59%和84.15%,含量分別達到了0.88%、35.22%、39.96%和0.40%,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Rb富集在硫化礦浮選尾礦中,硫化礦浮選尾礦經調漿至礦漿濃度為30%,加入硫酸調節礦漿pH值為4,加入捕收劑100g/t,三粗一掃浮選得到原礦質量18.88%的長石云母粗礦,由表1可見長石云母粗礦中Rb含量達到了562.72g/t,相較原尾礦富集了得到了富集3倍,且長石云母粗礦銣的回收率達到了68.48%。長石云母礦類浮選尾礦返回尾礦庫。
表1尾礦分選試驗結果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08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PE膜封口機構
- 下一篇:一種包裝自動化封口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