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40477.8 | 申請日: | 2013-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1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晶晶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黃晶晶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7 | 分類號: | A61K36/8967;A61P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治療 高血壓 中藥 制劑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藥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shù)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疾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眩暈,頭痛,心悸,失眠、煩躁等;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xiàn)相應的后果。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張壓小于或等于90mmHg,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之間為臨界高血壓,如果有連續(xù)兩次舒張壓的平均值在91mmHg以上,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已成為全球范圍內(nèi)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
目前,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眾多,大都是以活血化瘀、擴張血管為主,只能緩解癥狀,結(jié)果是治標不治本;如長期服用,還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本發(fā)明具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制備簡單,成本低的優(yōu)點。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黃芪12-18份、石決明12-18份、羅布麻10-14份、玄參10-14份、決明子10-14份、桑白皮12-18份、金銀花12-18份、生地黃12-18份、葛根5-9份、黃連2-4份、大黃5-9份、柴胡4-6份、龍骨2-4份、磁石12-18份、山楂10-14份、夏枯草12-18份、益母草4-6份、枸杞子5-9份、槐花4-6份、白薇5-9份、百合4-6份、蓮子5-9份。
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優(yōu)選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黃芪15份、石決明15份、羅布麻12份、玄參12份、決明子12份、桑白皮15份、金銀花15份、生地黃15份、葛根7份、黃連3份、大黃7份、柴胡5份、龍骨3份、磁石15份、山楂12份、夏枯草15份、益母草5份、枸杞子7份、槐花5份、白薇7份、百合5份、蓮子7份。
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所述重量份數(shù)稱取各原料藥,將稱取好的各原料藥混合、殺菌后裝袋即可。
用法及用量:將制成的中藥制劑加2-3倍水煎煮,加熱至沸點,煎煮30-50分鐘,過濾得藥液,用此方法連續(xù)煎煮三次,將三次煎煮所得藥液合并,平均分為兩份,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份;7天為一個療程。
本發(fā)明的各原料藥的藥用性能如下:
黃芪:甘,微溫;功效:補齊固表,托瘡生肌。
石決明:咸,平,入肝、腎經(jīng);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羅布麻:甘、微苦、性涼,歸肝經(jīng);功效:清火,降壓,強心,利尿。
玄參: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肺,胃,腎經(jīng);功效: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
決明子: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桑白皮:甘,寒,歸肺經(jīng);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jīng);功效: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生地黃:甘苦,涼,入心、肝、腎經(jīng);功效::清熱,生津滋陰,養(yǎng)血。
葛根: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功效: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
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功效: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
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jīng);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陽。
龍骨:甘、澀,平;功效:鎮(zhèn)靜,斂汗?jié)刊彙?/p>
磁石:咸,寒,歸肝、心、腎經(jīng);功效:平肝潛陽,聰耳明目,鎮(zhèn)驚安神,納氣平喘。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功效:消食健胃,行氣散瘀。
夏枯草:辛、苦,寒,歸肝、膽經(jīng)。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功效: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
益母草:苦、辛,微寒,歸肝、心包經(jīng);功效: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
枸杞子:甘,平,歸肝、腎經(jīng);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槐花:苦,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白薇:苦、咸,寒,歸胃、肝、腎經(jīng);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百合:甘,寒,歸心、肺經(jīng);功效: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
蓮子:甘、澀,平,歸脾、腎、心經(jīng);功效: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黃晶晶,未經(jīng)黃晶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0477.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盒形潛水垂直式防水手機套
- 下一篇: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