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化卸發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40309.9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43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8 |
| 發明(設計)人: | 丁莉;邢天祥;薄海青;張永貴;張德育;崔王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7/04 | 分類號: | B67D7/04;B67D7/58;B67D7/78;B67D7/20;B67D7/08;B67D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濱海新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發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內燃機車的整備設施,特別涉及對鐵路內燃機車加油及卸油裝置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原有內燃機車的整備設施主要包括機車的卸油和發油設備。原有的內燃機車的卸油設備主要包括卸油鶴管、卸油棧臺、卸油泵、掃底油泵、流量計、閥門、控制臺、儲油罐,各組成之間通過管路連接起來;內燃機車的發油設備主要包括儲油罐、發油泵、控制臺、閥門、發放柱,各組成之間通過管路連接起來。其中卸油泵、掃底油泵、流量計、閥門、發油泵、控制臺集中在卸發油泵房內。
原有的卸油作業為:卸油棧臺上的操作人員操作鶴管對位油槽車后,通知油泵房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啟動卸油泵,目測卸到罐車底部,在鶴管未吸空時通知油泵房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停止卸油泵,待卸油棧臺上的操作人員操作軟管對準油槽車內集油口后,通知油泵間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啟動掃底油泵至油罐掃空,通知油泵房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停止掃底油泵。
原有的發油作業為:發放柱的操作人員將加油槍對準機車油箱口后,通知油泵房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啟動發油泵,目測機車油箱加滿后通知油泵房控制室的操作人員停止發油泵。系統流速不能隨加油臺位數量變化而變化,存在加油口沖擊現象。
上述卸油泵控制臺、發油泵控制臺遠離作業現場,設備布局分散,需要較長的連接管線,系統阻力較大,直接影響卸發油作業的效率與可靠性。作業現場是通過人工目測油槽車是否卸空、機車油箱是否加滿,計量控制自動化水平低,不能實現即空即停、即滿即停,特別對多鶴位卸油、多臺位加油存在吸空或加滿溢出的安全問題。
為解決系統管線長、阻力大問題,多采用加大泵的規格,造成系統龐大、投資增加;對于控制水平低問題,只能通過提高現場與控制人員責任心來避免安全事故;這些都對整備作業帶來極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已有技術卸發油設施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一體化卸發油裝置。
一體化卸發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卸油裝置結構為,一至六個卸油鶴管,每個卸油鶴管通過管道連接手動球閥,手動球閥通過管道連通電動閥的進口端;一至六個電動閥的出口端均通過同一個管道連通過濾器的進口端;過濾器的出口端通過管道連通雙轉子流量計進口端;雙轉子流量計的出口端通過三路管道分別連通三個閥,
第一路管道連通閘閥的進口端,閘閥的出口端連通掃倉泵的進口端;掃倉泵的出口端連通止回閥的進口端;
第二路管道連通溢流閥的進口端;
第三路管道連通電動閥的進口端,電動閥的出口端連通卸油泵;
第一路的止回閥、第二路的溢流閥、第三路卸油泵的出口端互相連通,共同的出口總管道連通止回閥的進口端;止回閥的出口端連通儲油罐;
共同的出口總管道上設置有壓力表、流量開關;
發油裝置結構為,閘閥的進口端連通儲油罐,閘閥的出口端連通過濾器的進口端,過濾器的出口端分兩路,
第一路連通閘閥的進口端,閘閥的出口端連通變頻加油泵的進口端;
第二路連通溢流閥的進口端;
第一路變頻加油泵的出口端與第二路連通溢流閥的出口端互相連通,共同的出口總管道連通止回閥的進口端;止回閥的出口端連通加油槍;
共同的出口總管道上設置有壓力表;
上述的變頻加油泵,卸油泵及掃倉泵分別連接電氣柜的主回路,電氣柜的控制回路連接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數字量輸出點;電動閥分別連接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數字量輸出點;
流量計通過導線連接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脈沖輸入點;
流量開關通過導線連接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數字量輸入點;
電流互感器導線連接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 1的模擬量輸入點;
顯示器連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
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1的輸出端導線連接控制終端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030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止回閥
- 下一篇:一種新型節能單柄雙控閥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