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組合式草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40292.7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8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薛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蘇農園藝景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7/02 | 分類號: | A01D7/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500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組合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園林工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組合式草耙。
背景技術
樹木或者灌木,一般來說都是在春季的時候發芽開始生長的,到了秋冬天氣慢慢變冷以后,樹木開始落掉葉子,這個時候就需要清理落葉和枯草,草耙,顧名思義,是耙草用的,外型與豬八戒用的釘耙大致相仿,可沒有那么精致,以前都是用竹子或木頭做成,現在也有鐵和不銹鋼做成的。
目前市場上的草耙的樣式比較多樣化,有的密有的稀,使用草耙一下一下的來耙掉落葉或者枯草的時候,經常會因為草耙太稀了要用比較密的草耙再耙一次,重復做這種耙草方式需要勞動者長時間工作且會胳膊酸疼,提高了人力成本,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組合式草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組合式草耙,包括:草耙本體和耙頭,所述的草耙本體進一步包括耙桿、連接座、下固定桿和下耙條,所述的耙桿與所述的下耙條通過所述的連接座連接,所述的下耙條一側表面設置有下固定桿,所述的下固定桿上設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底部設置有等距的耙槽,所述的耙頭進一步包括上耙條和上固定桿,所述的上耙條的頂部設置有上固定桿,所述的上固定桿嵌入于所述的下固定桿上的卡槽中,所述的下耙條之間的間隙大于所述的上耙條之間的間隙。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卡槽的寬度大于所述的上固定桿0.2mm。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卡槽的兩側設置有厚度為0.125mm的海綿。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下固定桿與所述的上固定桿均為弧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新型組合式草耙,在原有的耙條比較稀的草耙上增加了可以拆卸的比較密的耙條,使修改后的草耙視覺上美觀,密的耙條和稀的耙條可以同時使用,耙草的時候更加省力了,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需要的草耙進行耙草,節省了使用者的時間和力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新型組合式草耙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耙桿,2、連接座,3、下固定桿,4、下耙條,5、上固定桿,6、上耙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明新型組合式草耙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新型組合式草耙,包括:草耙本體和耙頭,所述的草耙本體進一步包括耙桿1、連接座2、下固定桿3和下耙條4,所述的耙桿1與所述的下耙條4通過所述的連接座2連接,所述的下耙條4一側表面設置有下固定桿3,所述的下固定桿3上設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底部設置有等距的耙槽,所述的耙頭進一步包括上耙條6和上固定桿5,所述的上耙條6的頂部設置有上固定桿5,所述的上固定桿5嵌入于所述的下固定桿3上的卡槽中,所述的下耙條4之間的間隙大于所述的上耙條6之間的間隙,在原有的比較稀的下耙條4上增加了可以拆卸的比較密的上耙條6,使修改后的草耙視覺上美觀,密的上耙條6和稀的下耙條4可以同時使用,耙草的時候更加省力了,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需要的草耙進行耙草,節省了使用者的時間和力氣。
優選的,所述的卡槽的寬度大于所述的上固定桿5為0.2mm,所述的卡槽的兩側設置有厚度為0.125mm的海綿,當上固定桿5與下固定桿3連接的時候海綿填充了,間隙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的下固定桿3與所述的上固定桿5均為弧形,弧形的造型美觀。
本發明新型組合式草耙,解決了技術方案里的缺陷,在原有的耙條比較稀的草耙上增加了可以拆卸的比較密的耙條,使修改后的草耙視覺上美觀,密的耙條和稀的耙條可以同時使用,耙草的時候更加省力了,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需要的草耙進行耙草,節省了使用者的時間和力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蘇農園藝景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蘇農園藝景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402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