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開孔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9836.8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4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三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1/04 | 分類號: | B23B5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許澤偉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孔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開孔器。
背景技術
開孔器又稱孔鋸,分為碳鋼孔鋸、雙金屬孔鋸、硬質合金(焊接)孔鋸及金剛石孔鋸,其中運用最廣泛的是雙金屬孔鋸。不同種類的孔鋸用于不同材料的切削,由于孔鋸結構上的差異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了生產效率及被加工材料表面鉆孔質量的差異。
雙金屬開孔器作為運用最廣泛的孔鋸,其齒部材料為高速鋼,背材為鉻釩鋼,通過熱處理淬火,齒部硬度可達HRC63-68,雙金屬開孔器的齒型是用銑削或沖壓成型的,再通過分齒形成鋒刃和排屑槽。這種開孔器可鉆削金屬、有色金屬、木材、塑料及各種人造材料如層板、中纖板、貼面(刨花)板、石棉板等,廣泛運用于建筑、維修及部分工業制造市場。雖然雙金屬開孔器具有廣泛的運用范圍,但是在使用中卻存在以下問題:
1、開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于雙金屬開孔器的容屑空間小,參見圖5,多齒同時切削,特別是鉆削較厚的材料時,出現排屑困難,切削阻力大,切削溫度高,切削效率較低,刀具耐用度低。由于雙金屬開孔器的制造工藝是首先在板材上加工出鋸齒,然后再將板材卷制成圓周側壁,然后再將圓周側壁焊接在蓋體底部上,這種加工工藝就決定了其齒部與定位螺孔的同心度及齒部跳動相對較差,外圓的圓度差異大。所以,這種開孔器在切削時被切材料表面容易出現崩邊、撕裂、造成表面質量粗糙,且鉆孔尺寸精度不高。
2、雙金屬開孔器鉆孔后的殘余料芯取出困難,雙金屬開孔器鉆孔時,在中心鉆頭螺旋導向下,殘余料芯會落入開孔器內,參見圖5,在下一次鉆孔前必須采用工具取出,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時間浪費,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為解決這一難題,通常會在開孔器中心導向鉆上套一個彈簧,但彈簧的彈性對切削影響很大,如果彈簧的彈力太小不能將殘余料芯頂出,如果彈簧的彈力較大,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加,切削抗力會加大,又增加了操作人員的推力,勞動強度加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避免殘余料芯落入開孔器內的開孔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開孔器,包括圓形的蓋體底部和沿蓋體底部外圓周垂直延伸出的圓周側壁,所述蓋體底部的中心設置有連接孔,所述圓周側壁由至少兩片刀齒構成,所有刀齒均布在圓周側壁的圓周上且相鄰兩片刀齒間隔有一定的距離,在所有刀齒頂面形成的圓周上,所述刀齒的刀刃的外圓周端高于內圓周端。
進一步的是,所述刀齒的刀刃的外圓周端向內圓周端傾斜而形成的傾斜角為端刃向心角λs,所述端刃向心角λs為5~20°。
進一步的是,所述刀齒由構成支撐體的刀齒體和構成刀刃部位的刀片組成,所述刀片焊接在所述刀齒體的頂端。
進一步的是,刀片的外圓周圓錐角b=1~5°。
進一步的是,刀片的內圓周圓錐角c=3~5°。
進一步的是,刀齒設置有后角α0,α0為10°~20°。
進一步的是,所述刀齒的前角γ0為0~2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刀齒切割端的端刃向心角λs>0°,也就是刀齒切割端在開孔器的外圓周端要高于內圓周端,因此在切削時,外圓周端首先將物料切斷而造成切削下的殘余料芯脫離原物料,而此時內圓周端尚未將物料切斷,這樣,切削下的殘余料芯的直徑就大于開孔器的內圓周直徑,殘余料芯就被阻擋在刀齒切割端,而非進入到開孔器內部,由此在取出殘余料芯時就更加容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由于刀齒在圓周上是間隔分布的,刀齒之間的間隔可以有效的排屑,鉆孔過程排屑暢通,切削阻力小,耐用度高。刀齒是由刀齒體與刀片焊接而成,刀齒體以連接孔為基準進行半精加工后,將刀片焊接在刀齒體圓周頂面的前端,再以連接孔以及蓋體底部為基準對刀齒進行精加工,保證其幾何角度尺寸及跳動同心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安裝后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在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4是圖3的I處放大圖;
圖5是現有技術的開孔器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蓋體底部1、圓周側壁2、刀齒體3、刀片4、刀柄5、鉆頭6、物料7、端刃向心角λs、后角α0、前角γ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三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成都三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983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IP多媒體會話建立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微生物耦合培養生產油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