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9811.8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5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胡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N5/00 | 分類號: | A61N5/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劉新合 |
| 地址: | 221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t mri 體位 掃描 自動 融合 放射 治療 療效 評價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包括CT/MRI機體和CT/MRI掃描床(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放置在CT/MRI掃描床(5)前部的四象限掃描板(1),以及安裝有圖像配準與融合軟件(22)的計算機;四象限掃描板(1)為正方形薄板,在正方形的對角線位置嵌有兩根相交的斜桿(3);兩斜桿(3)的端部均密封、內部均開設有空腔(4),兩斜桿(3)的內部空腔(4)互通,空腔(4)中裝有油脂;計算機連接CT/MRI機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中裝的油脂是植物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桿(3)的直徑范圍為3mm-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象限掃描板(1)一端設有連接板(2),CT/MRI掃描床(5)上設置有CT/MRI床移動板(51),連接板(2)水平連接CT/MRI床移動板(5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象限掃描板(1)上還放置有CT頭部托架(6)或MRI頭部掃描線圈。
6.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T/MRI雙體位掃描自動配準與融合放射治療療效評價裝置進行放射治療療效評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放療新病人時,首先進行頭模(8)的制作與佩戴:患者取仰臥位,熱塑頭模(8)成形并固定在患者頭部(7),使頭模(8)不可隨意移動;已放療的病人直接佩戴前次放療保存的頭模(8)即可;?
B、利用四象限掃描板(1)進行CT/MRI定位:將患者頭部放置于四象限掃描板(1)上,先利用擺位十字激光線(16)確定頭模(8)左右兩側的位置,并做好標記;再利用CT/MRI機房頂部的擺位十字激光線(16)確定頭模(8)面部的位置,并做好標記;?
C、利用?CT/MRI機體進行定位掃描:在相同定位條件下,對患者分別進行橫斷位和矢狀位掃描,獲取CT/MRI橫斷位掃描圖像(18)和CT/MRI矢狀位掃描圖像(19),并傳送至安裝有圖像配準與融合軟件(22)的計算機上;
D、基于像素點的配準:圖像配準與融合軟件(22)利用像素值分別對CT/MRI橫斷位掃描圖像(18)和CT/MRI矢狀位掃描圖像(19)同一體位進行自動配準,即找到兩種掃描圖像上的相同坐標點;?
E、基于像素點的融合:對已配準的圖像進行融合,即融合兩種掃描圖像上相同坐標點的像素值;
F、融合結果用于療效評價:醫生根據已融合的放射治療前后的掃描圖像,分析患者放射治療前后病灶的變化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醫學院,未經徐州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981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加熱多用途鍋
- 下一篇:油頁巖下行循環流化床熱解液化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