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鹽不浸酸兩性聚合物無鉻鞣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9689.4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6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石碧;李靖;廖學品;張凈;曹明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4C3/22 | 分類號: | C14C3/22;C08F216/34;C08F226/02;C08F222/02;C08F220/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麗蓉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鹽不浸酸 兩性 聚合物 鞣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用于鞣制皮革、毛皮的無鉻鞣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鹽不浸酸兩性聚合物無鉻鞣劑。?
背景技術
鉻鞣法是制革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的鞣制方法,但鉻鞣工序卻是制革過程最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工序之一。我國制革業每年產生的1.4億噸廢水中就含有總鉻1300噸,導致污水達標治理難度相當大。此外,常規鉻鞣廢液中還含有浸酸工序所帶入的30000~40000mg/L的NaCl,這是造成綜合廢水氯離子含量超標的主要原因。在環境保護日益受到強調和重視的今天,鉻鞣法作為主要的鞣制方法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實施不浸酸無鉻鞣制工藝不僅能從源頭解決鉻污染的問題,還能夠減輕中性鹽???對環境的污染,是實現清潔化制革的關鍵技術之一。?
實施不浸酸無鉻鞣制工藝必然依賴于性能優良的無鉻鞣劑?,F有的無鉻鞣劑包括植物鞣劑、非鉻金屬鞣劑、醛鞣劑等,其中以醛鞣劑為主。而醛類鞣劑主要有戊二醛、改性戊二醛、有機膦鹽和噁唑烷鞣劑。從應用情況看,戊二醛鞣劑鞣革顏色發黃,不適合鞣制淺色革(謝昌志,?于清龍,?田育斌.?改性戊二醛鞣劑GW-I的研制.?中國皮革.?2002,?31:4-6.);改性戊二醛鞣劑根據其改性機理,在鞣制過程會釋放甲醛,導致革制品中甲醛含量超標,從而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周華龍.?皮革化工材料.?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9-34,?51-52.);有機膦鹽是屬羥甲基膦結構的化合物,該鞣劑在鞣革過程中也會釋放游離甲醛,導致成革游離甲醛超標(Shao?SX,?Shi?KQ,?Li?Y,?et?al.?Mechanism?of?chrome-free?tanning?with?tetra-hydroxymethyl?phosphonium?chloride.?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08,?16:?446-450.?王學川,?趙宇,?袁緒政,等.?栲膠和有機膦結合鞣山羊皮服裝革鞣制工藝的研究.中國皮革.?2009,?38:4-7.),而且排放的廢水還可能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從而使水質惡化;噁唑烷鞣劑不僅也存在著游離甲醛超標的問題,而且該類鞣劑多屬國外專利產品,銷售價格很高(>4萬元/噸),我國制革企業難以接受采用。同時,使用以上幾種鞣劑鞣制前,坯革都需要浸酸,因此鞣液中的中性鹽含量約為50000~70000mg/L,與鉻鞣廢液相當。此外,這些鞣劑的分子均較小,基團單一,鞣制的坯革負電荷強,對后續工序中使用的陰離子化工材料(如常規有機復鞣劑、染料、加脂劑)的吸收利用率較低,不僅造成這些材料的嚴重浪費,也導致廢水中的有機污染含量提高,?且最終成革質量與鉻鞣革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鹽不浸酸兩性聚合物無鉻鞣劑。?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無鹽不浸酸兩性聚合物無鉻鞣劑,其特征在于該鞣劑是先用有機胺和含活潑α-H的脂肪醛通過曼尼希反應獲得含有醛基的曼尼希堿中間體,然后在該中間體原位生成含有醛基的烯丙基單體后,與烯丙基酸和含有陽離子的烯丙基單體發生自由基聚合而成。其具體的工藝步驟和條件如下:?
(1)?先將60~140份有機胺、80~100份甲醛溶液(37%)室溫攪拌混合,并調節其pH為6.0~8.0,然后加入60~110份含活潑α-H的脂肪醛,于35~55℃下反應2~5小時,即得如下通式結構的曼尼希堿中間體:?
式中R1=-H、-CH3、-CH2CH3、-CH2CH2CH3或-CH(CH3)2;R2=-H、-CH3、-CH2CH3、?-CH2CH2OH或-CH(CH3)CH2OH;R3=-CH2CH3、-?CH2CH2OH或-CH(CH3)CH2O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大學;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96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