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9657.4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5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輝;胡彥飛;張玉明;韋超;雷天民;張克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1/336 | 分類號: | H01L21/336;H01L29/786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華;朱紅星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cu 退火 sic 襯底 上側柵 石墨 晶體管 制作方法 | ||
1.一種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SiC樣片進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物;
(2)在清洗后的SiC樣片表面利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淀積一層0.4-1.2μm厚的SiO2,作為掩膜;
(3)按照側柵石墨烯晶體管的側柵極G、源極S、漏極D、導電溝道位置制作成光刻版;再在SiO2掩膜表面以旋涂一層丙烯酸樹脂PMMA溶液并烘烤,使其與掩膜緊密結合在一起;用電子束對PMMA曝光,將光刻板上的圖形轉移到SiO2掩膜上;使用緩沖氫氟酸對曝光后的SiO2掩膜層進行腐蝕,露出SiC,得到與側柵圖形相同的窗口;
(4)將開窗后的樣片置于石英管中,并連接好由三口燒瓶、水浴鍋和石英管組成的反應裝置,再對石英管加熱至800-1000℃;
(5)對裝有CCl4液體的三口燒瓶加熱至60-80℃,再向三口燒瓶中通入流速為50-80ml/min的Ar氣,利用Ar氣攜帶CCl4蒸汽進入石英管中,使CCl4與裸露的SiC反應30-120min,生成碳膜;
(6)將生成的碳膜樣片置于緩沖氫氟酸溶液中以去除窗口以外的SiO2;
(7)將去除SiO2后的碳膜樣片置于Cu膜上,再將它們一同置于Ar氣中,在溫度為900-1100℃下退火15-25分鐘,使碳膜在窗口位置重構成具有側柵圖形的石墨烯,同時形成側柵石墨烯晶體管的側柵極、源極、漏極和導電溝道;
(8)將Cu膜從石墨烯樣片上取開;
(9)在具有側柵圖形的石墨烯樣片上用電子束蒸發的方法淀積金屬Pd/Au接觸層;
(10)按照側柵、源、漏金屬電極位置制作光刻版;再將濃度為7%的PMMA溶液旋涂于金屬層上,并置于烘箱中在200℃下烘烤80s,使其與金屬層緊密接觸,用電子束曝光PMMA,將光刻版上圖形轉移到金屬接觸層上;以氧氣作為反應氣體,使用反應離子刻蝕RIE刻蝕曝光后的金屬接觸層,得到側柵石墨烯晶體管的側柵電極、源電極和漏電極;
(11)使用丙酮溶液浸泡樣品10分鐘以去除PMMA,取出后烘干,獲得側柵石墨烯晶體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對SiC樣片進行清洗,是先使用NH4OH+H2O2試劑浸泡SiC樣片10分鐘,取出后烘干,以去除樣片表面有機殘余物;再使用HCl+H2O2試劑浸泡樣片10分鐘,取出后烘干,以去除離子污染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利用PECVD淀積SiO2,其工藝條件為:
SiH4、N2O和N2的流速分別為30sccm、60sccm和200sccm,
反應腔內壓力為3.0Pa,
射頻功率為100W,
淀積溫度為150℃,
淀積時間為30-100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的Cu膜厚度為250-30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的電子束蒸發淀積金屬Pd/Au接觸層,其金屬Pd層厚度為5nm,金屬Au層厚度為100n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u膜退火的SiC襯底上側柵石墨烯晶體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旋涂丙烯酸樹脂PMMA溶液,其工藝參數為:PMMA濃度為3%,旋轉速度:2500轉/分鐘,烘干:180℃,60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965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