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9099.1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4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梁锏文;江宏文;李智斌;陳柏銓;唐兆興;姜新春;周宏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C02F9/14;B01D53/84;B01D53/62;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64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生物 丁醇 工業廢水 廢氣 生產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藻種活化:用接種環從冰箱保存的藻種斜面挑取1~2環接種到新鮮藻種斜面,培養4~6d;
(2)種子液的制備:用接種環挑取步驟(1)活化后的藻種3~4環,接種至培養基中,25~30℃、140~160r/min培養至對數期,得到一級種子液;將一級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15%接種至培養基中,于25~30℃、150~600rpm培養至對數期,得到二級種子液;將二級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15%接種至培養基中,25~30℃、140~160r/min培養2~5d,得到藻種種子液;
(3)微藻的培養:將藻種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15%加入藻液培養基中,同時通入廢氣進行培養,得到藻液;
(4)微藻的回收:取步驟(3)的藻液,進行回收處理,干燥,得到微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藻種為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小球藻Chlorella?sorokiniana、小球藻Chlorella?zofingiensis或鈍頂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藻液培養基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制備:將生物丁醇工業廢水和營養元素混合均勻,消毒處理,得到藻液培養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丁醇工業廢水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預處理:將生物丁醇工業廢水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固體和液體;將液體置于沉淀池中,待其中的雜質沉淀后經格柵過濾懸浮雜質;將濾液置于調節池內調節pH為6.0~8.0后將其置于厭氧生化反應器中進行厭氧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元素為C6H12O6、KNO3、KH2PO4、NaHCO3、CH3COONa、NaCl、NaNO3、KH2PO4、MgSO4·7H2O、FeCl3·3H2O、K2SO4、EDTA·Na2、H3BO3、CaCl2·2H2O、FeSO4·7H2O、ZnSO4·7H2O、MnCl2·4H2O、MoO3、CuSO4·5H2O、Co(NO3)2·6H2O、MnSO4·2H2O和(NH4)Mo7O24·4H2O中的一種或至少兩種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909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壓監測儀時間校準電路
- 下一篇:一種手機攝像裝置及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