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框模、構件框模、模架結構及其安裝和拆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7930.X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9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宏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宏宇 |
| 主分類號: | E04G9/08 | 分類號: | E04G9/08;E04G17/00;E04G17/02;E04G17/04;E04G11/02;E04G21/00;E04G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葉民生 |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構件 結構 及其 安裝 拆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工程和鋼筋工程領域,特別是一種可以為混凝土結構構件或整體結構整體配套的組合框模,以及采用組合框模組裝的構件框模、模架結構及其安裝拆卸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模板及其支架設施是極為重要的工藝設施,承載著生命、財產安全,承載著工程質量和進度,也承載著施工環境和效率。模板設施和模板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標志著工程建設文明和技術裝備文明。
為完成模板設施而產生的模板工程,不僅占據了大量原材料資源,也發生了巨大的勞動消耗、材料消耗、工期消耗,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維修、維護成本和施工垃圾。目前,施工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和質量事故,很多發生在模板支架方面,其中包括漲模、錯位、鼓包,甚至模板支架坍塌,而模板支架一旦坍塌,大多為重大傷亡事故。
我國現行施工技術規范中,模板和模板支架施工,執行的主要規范有兩個,一個是《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一個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給出的模板、腳手架技術,是以散件形式給出的,其中包括模板散件、貼合在模板上的次棱散件,架設在次棱外面的主棱散件,以及模板支架散件或主棱拉結螺栓散件;模板支架的結構形式是把這些散件以其規定的間距縱橫排列、組合,并以其規定的三桿交叉的方式組合連接;施工方式是把成千上萬的散件在工位上以手工方式拼合,很難實現準確的定位和可靠的連接。同時,在同一個建筑結構內,不同構件的模板也是相互脫離的,沒有給出相互連接的方法,也未給出準確定位、定型的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梁、板、墻、柱構件各自為政,相互分離、雜亂無章,相互干擾,難成一體。這種無章法的技術組成的模板和模架系統,安裝和拆卸只能單人作業,單根、單塊架設,水平搬運、垂直搬運非常繁重。模板安裝,主、次棱定位只能“鋸、刨、釘、削”,支桿單根桿件相當危險,工人操作手忙腳亂,工序組織雜亂無章。
當采用定型鋼模板時,模板零碎、厚重,難以操作,更難安裝、拆卸;當采用大模板時,大模板單塊重量接近一噸,只能做墻模,難成模板體系;大模板只能在澆筑混凝土后才能進行樓板施工,增加混凝土澆筑層次和次數。
規范給出的新澆混凝土模板側壓力計算公式是以流體靜壓力原理為基礎,并結合澆筑速度與側壓力的試驗結果而建立的,考慮了不同密度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坍落度和摻緩凝劑的影響等因素。它適用于澆筑速度在6m/h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及輕骨料混凝土。
在傳統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按照現行規范有兩個規定的計算公式,并取其中計算結果的較小值:
公式1:F?=γcH?
公式2:F?=?0.22γCt0β1β2v1/2
其中:
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5kN/?m3)?
t0??——?初凝時間(?h?)
β1——外加劑修正系數(摻外加劑時β1?=1.2)
β2?——坍落度修正系數(坍落度110??mm~150mm時β2?=1.15)
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
這兩個計算公式的基本依據和基本假定,是把模板作為密封容器,把混凝土在模板中的狀態看作完全的液態,由此得出混凝土最大側壓力的強度。
在公式1中,把模板作為完全的容器,把混凝土作為完全的液體;
在公式2中,考慮了混凝土塌落度、澆筑速度、初凝時間對側壓力的修正;
以3.7米高度的墻柱構件為例:
根據大量模板強度計算結果,對于3.6米墻柱高度的混凝土豎向構件,根據兩種公式計算結果:
公式1:F?=γc?H=25×3.70=?92.50?kN/?m2
公式2:F?=?0.22×25×4×1.2×1.15×2.01/2?=?42.93?kN/?m2
這兩個公式的計算結果相差一倍,權且在理論上解釋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塌落度、初凝時間對側壓力影響較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宏宇,未經朱宏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79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F6氣體智能監測控制裝置及其監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學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