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37626.5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5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杰;王平;張娟娟;張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6 | 分類號: | C09K11/06;C07F15/0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電致發光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具有如下結構式:
式中,R為氫原子、烷基或烷氧基;LX為銥金屬配合物所含的輔助配體,LX分別為具有如下結構式的輔助配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其特征在于,R為C1~C6的烷基;或者R為C1~C6的烷氧基。
3.一種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將結構式為的化合物A與結構式為的化合物B按照摩爾比1:1.2比例加入到含有四丁基溴化銨、堿和鈀催化劑的第一溶劑中,獲得混合溶液,接著將混合溶液加熱至回流狀態下,攪拌反應4~10h,冷至室溫后,分離提純反應液,得到結構式為的化合物C;
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將摩爾比為2.2:1的化合物C與三水合三氯化銥溶于體積比為3:1的2-乙氧基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在回流狀態下攪拌反應24h,冷至室溫后,分離提純反應液,得到結構式為的化合物D;
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將摩爾比為1:2.1的化合物D與LX所表示的銥金屬配合物所含的輔助配體溶于二氯甲烷、乙腈、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2-乙氧基乙醇或2-甲氧基乙醇中,加熱溶液升溫至回流狀態,攪拌反應8~24h,自然冷至室溫后,分離提純反應液,得到結構式為的所述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上述各式中,R為氫原子、烷基或烷氧基;LX為銥金屬配合物所含的輔助配體,LX分別為具有如下結構式的輔助配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R為C1~C6的烷基;或者R為C1~C6的烷氧基。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為K2CO3或Na2CO3;所述堿的摩爾量為化合物A的摩爾量的2~4倍。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催化劑為四(三苯基膦)鈀或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鈀,所述耙催化劑的摩爾量為化合物A的摩爾量的0.01~0.05倍。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丁基溴化銨的加入量為化合物A的2倍。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劑為體積比為4:1的甲苯或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劑。
9.權利要求1或2所述藍光有機電致發光材料作為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層材料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762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識別信號類型的真有效值交直流電壓測量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過流檢測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