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持設備及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37516.9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0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維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81 | 分類號: | G06F3/0481;G06F3/048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設備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持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控制電子設備顯示的手持設備及利用該手持設備控制電子設備顯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的盛行,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平板計算機等手持設備也因其輕便、易攜帶的特點越來越受用戶喜愛。然而,在使用平板計算機播放在線視頻時,用戶通常需要將當前界面中第一區域內的播放畫面縮小以讓出空間顯示能對第一區域內的播放畫面進行操作的第二區域,從而方便用戶在觀看第一區域內的視頻的同時能籍由第二區域對第一區域內的播放畫面進行其它輔助性操作。例如,用戶在觀看影音播放界面中第一區域內的球賽時,往往需要將球賽播放畫面縮小以讓出空間顯示第二區域內的球賽討論區,方便用戶在觀看球賽的同時與在線其它用戶進行球賽的討論。這使屏幕尺寸原本就小的平板計算機的可觀看視頻的區域受到一定限制。另外,用戶在使用其它較大屏幕的電子設備觀看時,也同樣需要將屏幕中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內的畫面縮小以方便多個窗口共享,如此,將給用戶帶了許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即可控制電子設備顯示手持設備當前界面中第一區域內的主畫面,還可根據用戶于手持設備當前界面中第二區域內的操作實現對電子設備中顯示的主畫面進行控制的手持設備。
此外,還有必要提供一種手持設備控制電子設備顯示的控制方法。
一種手持設備,其用于控制對應的電子設備。該手持設備包括界面提供單元、顯示單元以及控制單元。界面提供單元用于根據用戶操作提供應用程序啟動后的第一用戶界面,并顯示于顯示單元內。第一用戶界面包括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第一區域用于顯示應用程序運行時的主畫面,第二區域為用于供用戶對第一區域內的主畫面進行輔助性操作的區域。該控制單元用于根據用戶操作控制電子設備顯示手持設備中用戶所選定的第一區域內的主畫面,且該控制單元還用于響應用戶于手持設備中第二區域內的操作實現第二區域內的信息與顯示于電子設備內的主畫面之間的配合。
一種手持設備控制電子設備顯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與電子設備建立通信連接;
設定手持設備處于第一控制模式;
啟動對應的應用程序;
根據用戶的操作產生對應的操作指令,以控制電子設備來啟動與手持設備中用戶所選定的應用程序相同的應用程序并顯示當前應用程序中第一區域內的主畫面;
根據用戶于手持設備中第二區域內的操作實現第二區域內的信息與顯示于電子設備內的主畫面之間的配合。
上述手持設備和控制方法中,當使用手持設備時,用戶可籍由手持設備控制電子設備顯示手持設備中第一區域內的主畫面,同時用戶還可籍由操作顯示于手持設備中的第二區域對顯示于電子設備中的主畫面進行控制。如此,用戶在使用手持設備時無需將第一區域的畫面縮小化以讓出空間顯示第二區域的畫面,比較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與電子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與電子設備的功能模塊圖。
圖3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中用戶界面的示意圖。
圖4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與電子設備通訊的第一狀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手持設備與電子設備通訊的第二狀態示意圖。
圖6為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與電子設備通訊的第三狀態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手持設備與電子設備通訊的第四狀態示意圖。
圖8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處于第一控制模式時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圖9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手持設備處于第二控制模式時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手持設備 100
第一通訊單元 10
界面提供單元 20
第一用戶界面 21
第一區域 210
第二區域 212
第二用戶界面 25
顯示單元 30
輸入單元 40
操作模塊 41
語音獲取模塊 43
語音識別模塊 45
切換單元 50
控制單元 60
執行模塊 61
信息獲取模塊 62
傳送模塊 64
電子設備 99
第二通訊單元 91
提取單元 93
處理單元 95
顯示屏幕 97
第一控制模式控制方法步驟 S1-S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75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