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帶軋機軋輥輥縫形狀的控制方式及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36864.4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4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明;郝桂梅;田雅琴;秦建平;陳端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曉明 |
| 主分類號: | B21B37/30 | 分類號: | B21B37/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機 軋輥 形狀 控制 方式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帶材軋制中的板形質量控制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改善薄板帶的板形質量,國內外相繼開發出了多種形式的板帶軋機,如四輥液壓彎輥軋機、HC軋機、PC軋機、CVC軋機、HCW軋機、FFC軋機、多輥冷軋機(如12輥軋機、20輥軋機)等,這些軋機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板型質量。隨著鋼板厚度的減薄,或者是板帶產品寬度的增加,板型問題不再是僅僅表現出邊浪或是中間浪,而是可能會隨機出現復合浪或二次浪問題(如圖1所示)。而對于這些板型問題,以上提到的這些軋機的控制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有些甚至無能為力。?
發明內容:
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式如下:?
圖2為該軋機輥系側向示意圖,圖3為其俯視圖。該輥系包括上工作輥1、下工作輥3、側向中間支持輥4、側向支持輥5、大支持輥6等組件。圖4為該軋機另一種輥系形式的側向示意圖,圖5為其俯視圖。此輥系沒有側向中間支持輥4,這使得輥系結構更加緊湊。無論哪種輥系形式,都要求上下兩個工作輥在軋金屬帶材的時候,分別在各自的水平面上反方向彎曲,圖6為該軋機上下工作輥水平方向彎曲示意圖(俯視圖),圖7顯示出上下工作輥橫截面沿水平方向向彼此相反方向移動時,上下工作輥輥縫會發生微小改變。兩個工作輥彎曲的形式不同,得到的輥縫形狀也不同,因而可以控制板型質量,這也正是本發明的關鍵部分。?
本發明所述軋機特點:?
1.與4輥軋機、HC軋機、PC軋機、CVC軋機相比較:本軋機由于大支持輥6直徑很大,而工作輥直徑很小,這使得總軋制力很小,但輥系垂直方向剛度卻很大。這樣可以減小由于軋制力引起的輥系彈性變形,改善板形質量,提高帶材厚度尺寸精度,特別適合于軋制薄而寬的高強度合金薄帶材產品。?
2.與20輥軋機比較:20輥軋機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冷軋薄帶軋機,見圖8,它有很多優點。為了提高輥系剛度,我們總是希望除工作輥之外的支持輥直徑都大一些。但是該軋機的調節工作輥輥型的裝置,卻在最外一層支持輥上,中間隔著兩層大直徑支持輥,影響調整精度。這時,我們又希望支持輥直徑都小一些,于是出現了矛盾。而本軋機,則不存在此問題,這是因為本軋機大支持輥并不擔當調整板形質量的任務。?
3.與FFC軋機比較FFC軋機為5輥軋機,其中一個工作輥也可以進行水平方向的彎曲,進而控制板型,見圖9所示??刂戚佂苟鹊姆椒愃朴贛KW偏八輥軋機,只是上工作輥不參與水平方向彎曲,無法實現對二次浪缺陷的矯正。?
4.以上這些軋機,對板帶的中浪、邊浪缺陷,都有較強的板型控制能力,但對于復合浪缺陷(參見圖1),控制能力較差。而本軋機,對上面所述的這些板型缺陷,都有較強的控制能力。由于本軋機的板型形狀調節與板帶厚度調節是在工作輥兩個相互垂直方向上進行的,因此調節板型時,對厚度AGC影響很小。并且此軋機輥系結構簡單,與普通的4?輥軋機有一定的互換性,價格低廉。?
5.本文提出的軋機,在水平彎曲每個工作輥時,是采用與該工作輥軸線平行的兩組水平側支持輥不同的壓下量來實現的,如圖3所示為工作輥及附近側支持輥俯視圖。由于工作輥直徑較小,其水平方向的彎曲不受大支持輥阻礙,故水平方向彎輥力很小,這有助于減小水平側支持輥的尺寸。如果軋機空間尺寸較小,也可以將圖2、圖3所示側向中間支持輥4去掉,如圖4、圖5所示,但此時應加裝工作輥軸向移動裝置,防止輥面磨損不均勻。?
6.本軋機不僅可以完成PC軋機的所有調節功能,而且能夠實現復合型輥縫軋制。為圖10所示完全模仿PC軋機時的軋輥等效凸度示意圖;圖11所示的工作輥等效凸度與圖9所示基本相同,但每根工作輥軸向方向合力為0,因此工作輥沒有軸向作用力問題;圖12所示的工作輥等效凸度為負值,即凹輥縫軋制,可消除邊浪缺陷;圖13所示的工作輥輥間等效輥縫為復合輥縫,既不是凸輥縫,也不是凹輥縫,等效輥縫極小值有兩個,可以消除二次浪;圖14所示的工作輥輥間等效輥縫極小值有三個,可以消除復合浪。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很多組合形式,此不一一列舉。這說明此軋機對板型有很強的控制能力。?
7.如果采用沒有側向中間支持輥的形式,即圖4、圖5所示的形式,則為減少工作輥表面磨損不均勻對軋件表面的影響,可模仿MS軋機,時常沿其軸線方向移動工作輥,使其磨損均勻。另外,由于本軋機采用支持輥傳動,軋制過程中應保持合適的前張力,有利于軋件正常咬入。?
附圖說明:
圖1:展示出板形復合浪缺陷與二次浪缺陷。?
圖2:展示出本發明軋機輥系示意圖。?
圖3:展示出本軋機工作輥及附近側支持輥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曉明,未經楊曉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68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析物的分離
- 下一篇:教學用脊椎仿真結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