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鑒別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36053.4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5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海艷;趙天增;董建軍;李倩;魏悅;范毅;常霞;郭唯;王偉;李自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產(chǎn)物開發(fā)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4/08 | 分類號: | G01N24/08;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飛;張慶敏 |
| 地址: | 450002***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山茱萸 藥材 衍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天然藥用植物的鑒別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鑒別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的方法。
背景技術
山茱萸(Salvia?miltiorrhiza?Bge.)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為我國著名的中藥材。山茱萸歸肝、腎經(jīng),藥性微溫,味酸、澀,具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的功效[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6]。其活性成分主要為環(huán)烯醚萜苷類化合物,具有降血糖、抗失血性休克、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jié)免疫、抗菌抗炎等作用[劉洪,等.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19(4):254.]。
定性鑒別上述某類活性成分或定量測定其某種活性成分含量,已成為評價山茱萸及其制劑質量的重要方法。例如中國藥典2010版是用HPLC法對山茱萸藥材中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馬錢苷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這種針對單一成分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質量檢測模式不能有效控制中藥材的內在質量,無法滿足當前對于客觀有效地評價和控制山茱萸及其制劑質量的迫切要求。
指紋圖譜技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控制中藥或天然藥物質量最有效的方法。人們憑借實用的指紋圖譜不僅可確認該產(chǎn)品的真?zhèn)?,同時能評價其質量。目前,山茱萸藥材及其制劑的環(huán)烯醚萜苷類化合物的指紋圖譜研究工作,集中在HPLC指紋圖譜[①王花紅,等.西北植物學報2004,24(10):1922.②李小娜,等.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21(10):617.]。而HPLC指紋圖譜由于受非色譜條件(如色譜柱內徑、長度、固定相牌號、載體粒度、流動相流速、混合流動相各組分比例、柱溫、進樣量、檢測器靈敏度等)影響較大和需用多個標準品等等原因,重復性和可行性均存在許多局限性。
IGD核磁共振碳譜偶聯(lián)(IGD13C?NMR?coupling)指紋圖譜技術,也叫反門控去偶核磁共振碳譜偶聯(lián)指紋圖譜技術,該技術是在已研究多年的核磁共振氫譜(1H?NMR)指紋圖譜技術[趙天增,等.1HNMR指紋法鑒定植物中藥,中草藥2000,31(11):868-870]的基礎上聯(lián)合其他技術(例如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高效液相(HPLC)指紋圖譜技術[謝培山等,中藥色譜指紋圖譜,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提出的一種新的非單一手段綜合指紋圖譜技術。
山茱萸的品質不在于某個單一成分,其療效是多個成分協(xié)同配比的結果。因此,建立不僅能控制山茱萸活性成分,而且能控制這些活性成分之比例的IGD核磁共振碳譜偶聯(lián)指紋圖譜勢在必行。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核磁共振碳譜偶聯(lián)指紋圖譜的研究與應用,不僅可以解決我國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鑒別和評價的難題,也為加強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內在成分研究的系統(tǒng)化與標準化,實現(xiàn)與國際接軌提供了科學的保證。隨著該技術在其他中藥材或衍生品中的推廣應用,該技術的重大科學價值必將日趨突出。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鑒別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的方法,該方法利用了IGD核磁共振碳譜偶聯(lián)指紋圖譜技術。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鑒別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進行提取,得到含有活性成分組的山茱萸環(huán)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
2)對所述山茱萸環(huán)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進行IGD核磁共振碳譜指紋圖譜檢測,根據(jù)指紋圖譜得到所述山茱萸環(huán)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中若干個活性成分特征峰峰強度;并用相同方式(IGD核磁共振碳譜指紋圖譜)測定出所述各活性成分相應標準參照品的特征峰峰強度;
3)通過定量分析手段測定得到所述標準參照品的絕對含量;
4)利用所述特征峰峰強度(各活性成分特征峰峰強度及相應標準參照品的特征峰峰強度)的比值和所述絕對含量,計算出山茱萸藥材或衍生品中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及該類活性成分的總含量,即活性成分組的含量。
其中,步驟1)中,山茱萸環(huán)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稱取山茱萸藥材或飲片粉碎,加入體積為6~10倍量、20~25%的乙醇回流提取或超聲提取2~3次,每次提取1~2小時,過濾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取濃縮后的濾液,用其重量為1~2倍量的大孔吸附樹脂裝柱,先后以10~20%乙醇、30~50%乙醇和90~95%乙醇沖柱,收集30~50%乙醇洗脫液,減壓蒸干,即得山茱萸環(huán)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這里表示乙醇濃度的百分數(shù)均為質量濃度。
進一步地,回流提取的溫度為90~95℃,超聲提取的溫度為60~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產(chǎn)物開發(fā)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產(chǎn)物開發(fā)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60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