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IGBT驅動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5731.5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276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漢平;陳小江;劉愛華;劉金強;農振付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567 | 分類號: | H03K17/567;H03K17/78;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孫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igbt 驅動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汽車IGBT驅動模塊。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作為電動汽車發展的核心部件之一,關系到未來中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是衡量中國電動汽車領域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的重要指標。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集成了主控模塊、IGBT模塊、IGBT驅動模塊以及冷卻系統。其中,IGBT驅動模塊的設計是硬件設計較難的部分,因為涉及到高壓大電流以及低壓小電流,所以必須對高、低壓進行隔離,各個驅動模塊也必須隔離,以保證所有器件互不干擾、安全工作。電機控制器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模塊組成部分,必須符合汽車安全等級的要求,以保證使用者的安全。而IGBT驅動模塊的設計是電機控制器中要求較高的。電動汽車電驅動電子產品工作環境條件惡劣,溫度范圍要求-40°C~+125°C,抗震防水等等。此外,IGBT驅動模塊要求工作效率高,待機情況下耗能少。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的問題:
專利201020184721.X提及采用驅動芯片IR2085S專門為工業產品市場而設計,未能通過汽車級體系認證,不能確保通過汽車電子產品相關試驗,可能在惡劣條件下會失效或發生錯誤,危及使用者安全。
專利201020184721.X采用的直流總線方式半橋結構DC/DC變換電路,難以提供穩定的正負電源來驅動IGBT和降低IGBT開關損耗。電動汽車電機驅動模塊工況轉換頻繁,在IGBT負載變化迅速的情況下,此專利產品也無法高效運轉,難以在實際的電動汽車工況下正常工作。
IGBT最佳開通電壓為+15V,關斷電壓在-9~-6V為佳。常用的正負分壓技術方案采用圖1所示的方法,利用穩壓二極管和電阻構成+15V和-8V的正負電源,用來控制IGBT的開通和關斷。但此方案在常溫條件下、IGBT工作輕載情況下,發熱厲害,在IGBT滿載情況下,溫度很高,難以確保器件能長時間正常工作。專利201020184721.X采用的分壓電路技術方案如圖2所示,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不能解決分壓電路二極管的散熱問題。
此外未見相關專利涉及如何進入低功耗模式,在電動汽車上相關的要求必須滿足,特在本發明專利設計了此功能,可在必要時候讓驅動模塊進入休眠狀態,降低系統功耗。
本發明專門為電動汽車設計,達到汽車等級要求,通過汽車級認證,可用在永磁同步電機或交流異步電機控制器上,實現高效地控制IGBT開通關斷控制和驅動IGBT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構建一種適用于三相異步電機或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器中的IGBT驅動模塊,解決分壓電路二極管的散熱問題、提供穩定的正負電源來驅動IGBT和降低IGBT開關損耗,并能進入低功耗模式。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構建一種電動汽車IGBT驅動模塊,包括連接器、開關電源模塊電路、正負分壓電路及三相六路IGBT驅動電路,所述開關電源模塊電路給所述連接器提供電源,所述正負分壓電路處理所述開關電源模塊電路輸出的電源,所述三相六路IGBT驅動電路輸入端與所述開關電源模塊連接,輸出端與IGBT集電極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三相六路IGBT驅動電路包括DSP控制電路、光耦隔離芯片及與之連接的IGBT導通壓降檢測電路和推挽驅動電路及,所述光耦隔離芯片的驅動輸出端與所述DSP控制電路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接,實現驅動信號的控制和及驅動電流的放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開關電源模塊電路包括開關電源芯片、電解電容C1、二極管、三極管、MOSFET管、高頻變壓器及MOSFET吸收回路,所述電解電容C1的一端與所述高頻變壓器相接,另一端與所述開關電源芯片連接,所述二極管位于所述高壓變頻器輸出正端,與所述高頻變壓器直接相連后與輸出電容正端相連,所述MOSFET管的S極的一端通過MOSFET吸收回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高頻變壓器,D極通過電阻R5接地,G極連接所述開關電源芯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57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