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濱硬質化護坡的植被恢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5708.6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16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昝啟杰;韋萍萍;程華榮;黃嫦娥;程紅星;毛禮;周海旋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華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孫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濱 硬質 護坡 植被 恢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硬質化河岸護坡上的植被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河口地區或濱海河口地區,咸淡水交融地帶硬質化河岸護坡的植被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濱水護坡作為水生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的過渡地帶,是兩大系統物質、能量及生物資源交流的重要場所。水體消漲所引起的環境變化,能為動、植物甚至微生物提供了許多特有的生境。研究表明,?河岸帶中動、植物種類數量要明顯高于其他生態系統,很多節肢動物和無節肢動物屬于河岸種。在英格蘭,?De?Graaf等發現河岸區植被中擁有超過2000種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數量要比遠離河岸的同種森林豐富得多。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岸,?河岸帶植被是決定鳥類種間競爭和結構的重要因素。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濱水區,原生的河岸緩沖帶遭到破壞,河岸植物被砍伐甚至清除,很多流域被修成水渠、大壩。尤其在城市河道建設中,人們注重河道防洪、排澇、航運、灌溉的基本功能,主要考慮河道沖刷、水土保持等問題,多采用漿砌或干砌塊石護岸、現澆混凝土護岸、預制混凝土塊體護岸及土工模袋混凝土護岸等硬質結構。這類河道斷面形式單一的不透水硬質化護岸結構,不僅使河岸植物難以在坡面上生長,濱水動物失去了適宜的生存環境,還阻隔了水陸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影響河道的自凈能力,忽視河流的生態效應,破壞了河流的自然生態功能。
隨著人們對河道生態功能關注的日益升溫,許多修復傳統河道護坡的方法被提出,其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即是重建生態型護岸。生態護岸包括植被護坡、土壤固化、植被加筋護坡、石籠網擋土墻、綠化混凝土護坡等形式。每一種生態型護岸的重建都必須在拆除原有傳統混泥土護岸的前提下進行,經濟投入和工程擾動均較大。直接在硬質化坡體進行植物種植的技術手段主要有爬藤種植及客土噴播等,上述方法在景觀恢復上效果較好,但對河岸尤其是濱海河岸自然生態功能恢復貢獻較小。種植爬藤容易造成河岸植被群落結構單一,且爬藤覆蓋度高,對依賴水體消漲帶停歇的濱水動物不利。客土噴播是在原有硬質化河岸上增加了一層仿自然的結構,依然不能實現水陸生態系統的溝通。目前,在濱海、河道、湖泊沿岸等地帶硬質化護坡的植物群落及生境恢復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要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出發,掌握生態系統各個要素間的交互作用,提出尊重水陸交錯帶自然屬性,符合水體消漲帶自我修復原則的修復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濱水硬質化護坡的植被恢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在硬質化護坡上鑿洞,制造種植穴;采用非連續性拆除硬質化護坡的方式種植植物;
步驟B?篩選并種植水陸過渡地帶生長的植物種;
步驟C??采用苗木栽種及種子播種的方式種植植物,植物的株距為相鄰植物冠幅半徑之和的90%;?
步驟D?對苗木進行撫育。
其中,“非連續性拆除”指按一定間距拆除一定大小的硬質化坡面,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植物特征,即在硬質化坡面進行拆除鑿洞,制造種植穴,其中,鑿洞拆除的間距為500mm-2500mm,種植穴的孔徑為50mm-100mm,鑿洞的深度以達到壤土土層為止。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優點在于,在硬質化護坡上使用人為手段打通水陸溝通的通道,在曝露出土壤的通道內根據距水體距離的遠近,種植適宜的植物種,營造出不同類型的植被小生境,從而恢復濱水護坡的景觀及生態功能。本發明無需整體拆除硬質化混泥土護岸,成本投入較小,且不會對護坡環境造成較大擾動。采用苗木栽種及種子播種的方式進行不同類型植被的恢復,株距為相鄰植物冠幅半徑之和的90%,用以保證10%的冠層交錯區。
優選的,步驟B中選用銀合歡、檉柳、許樹、桐花樹、秋茄、黃槿、茳芏、臺灣虎尾草、狗牙根、海雀稗、蘆葦、李氏禾、大黍、類蘆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所采用的植物均為修復區域植被自然演替中出現的種類,符合其自身恢復的原則。其中相鄰植物指:消漲帶區域桐花樹和秋茄之同種或不同種之間均為相鄰植物,李氏禾、茳芏、海雀稗之同種或不同種之間均為相鄰植物,蘆葦、許樹采用為單種種植,無相鄰植物;消漲帶以上區域黃槿、檉柳、銀合歡之同種或不同種之間為相鄰植物,大黍和類蘆之同種或不同種之間為相鄰種植,狗牙根和臺灣虎尾草為相間種植,為相鄰植物。
優選的,所述A步驟中灌喬木種植穴的開鑿范圍為高于平均海洋高潮線或濱海河道枯水期河道水位線或湖泊枯水期水位線的硬質化護坡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華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華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57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衛星定位移動設備的車輛保險主動服務系統
- 下一篇:一種視頻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