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生物降解樹脂及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5115.X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7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劍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劍星 |
| 主分類號: | C08L67/04 | 分類號: | C08L67/04;C08L69/00;C08L3/02;C08K13/02;C08K5/09;C08K3/34;C08K5/053;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降解 樹脂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微生物有機體作用下能自然分解的塑料,尤其涉及一種可生物降解樹脂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世界范圍內,白色污染越來越嚴重,不斷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良田減產,土地沙漠化,使得河流堵塞造成洪澇災害,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生存環境,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地想辦法解除白色污染。
我們一直使用的包裝膜材料大都是石油合成樹脂制造的一次性成品,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廢棄后成為白色污染源,需要200年才能被分解,并且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的有害物質污染資源環境。研發采用生物質材料、可生物降解,替代石油基材料制成的產品,是本領域的重中之重。
現有技術中,生產廠家有兩種生產可生物降解方式,一種是先將原料淀粉烘干微粉化后經表面酯化處理,再與其它原料混合,經喂料機加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混煉、擠出、冷卻、切粒、檢驗、計量、包裝、入庫;另一種是先將淀粉加入增塑劑后在高混機中均勻混合,混合后經喂料機投入到擠出機進行混煉、擠出、冷卻、切粒,做成淀粉母粒,再將淀粉母粒與其它原料共混,再通過喂料機將共混物投入到擠出機進行混煉、擠出、冷卻、切粒、檢驗、計量、包裝、入庫。這兩種工藝都需要對原料淀粉進行改性處理,再生產可生物降解物,這樣的做法工序多,而且工藝復雜,品質難控制且設備投資大,能耗高,從而導致生產成本增高。
因此研發一種生物質材料,可生物降解,使得產品更符合經濟社會低碳環保的要求,降低環境污染,而且在生產時工藝簡單,設備投入少,降低成本,是本領域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生物降解樹脂及其生產方法,可以生物降解且制備工藝簡單,原料不需經過任何改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生物降解樹脂,包括以下組分:
20~40重量份的聚碳酸亞丙酯;
40~50重量份的聚乳酸;
20~30重量份的淀粉;
0.2~0.5重量份的硬脂酸;
3~5重量份的增塑劑;
3~6重量份的滑石粉;
3~5重量份的甘油;
6~8重量份的山梨醇。
優選地,所述淀粉為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生物降解樹脂的生產方法,生產步驟如下:
(1)將20~40重量份的聚碳酸亞丙酯、40~50重量份的聚乳酸、20~30重量份的淀粉、0.2~0.5重量份的硬脂酸、3~5重量份的增塑劑、3~6重量份的滑石粉、3~5重量份的甘油、6~8重量份的山梨醇混合,形成混合物;
(2)將所述混合物添加到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得到可生物降解樹脂。
優選地,所述步驟(2)包括:
(21)開啟雙螺桿擠出機,設定機筒溫度為150℃~165℃,進行預熱;
(22)預熱后,調整雙螺桿擠出機的螺桿轉速為300~350rpm/min;
(23)將混合物投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經過熔融混煉后擠出,再經過水冷卻,得到可生物降解樹脂。
優選地,所述步驟(21)中機筒設有十一個區,溫度設置為第一區150℃、第二區162℃~165℃、第三區162℃~165℃、第四區162℃~165℃、第五區162℃~165℃、第六區162℃~165℃、第七區160℃~163℃、第八區160℃~163℃、第九區155℃~158℃、第十區155℃~158℃、第十一區155℃~158℃、模頭155℃~158℃。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的混合是在高速攪拌機中進行。
優選地,所述步驟(23)還包括將混合物投入到喂料機中加熱,并利用喂料機將混合物喂料到雙螺桿擠出機中。
優選地,所述步驟(23)中的水冷卻,冷卻溫度設置為20℃~30℃。
優選地,還包括步驟(24)將可生物降解樹脂風干、切粒,所述切粒的直徑為2~3mm,長度為3~4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劍星,未經黃劍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51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