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驗證產品真偽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4520.X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3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志剛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驗證 產品 真偽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產品真偽校驗技術,特別是涉及能夠驗證產品真偽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檢驗一個產品真偽,即產品防偽,對于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非常重要,因此,求得一個能夠有效驗證產品真偽的方法,是人們長期追求的目標。傳統的很多驗證產品真偽的技術難以實現這個目標。例如激光變色防偽、全息圖案防偽、溫度變色防偽、特種版印刷防偽等技術,由于防偽技術隨機性較差、不具備唯一性,而且,這些技術采用的手段由于技術含量較低,極易被破解和掌握,或者容易被造假者復制,使得經過這樣的防偽技術處理的產品,難以找到有效的方法驗證其真偽。
后來,有人發明了密碼防偽方法,即,為產品制作技術難度較高,或者只能采用特殊方法或采用特殊手段才能識別其有效性的標簽,用這種標簽制作的技術難度或識別特殊手段輔助驗證產品真偽。例如采用先進的激光防偽技術加工產品密碼,形成數碼防偽標簽、紋理防偽標簽等,或者安全線等防偽技術加工產品密碼。然而,這些技術僅僅增加了制造標簽或識別標簽的難度,仍然不能有效驗證產品的真偽。
進一步,有人發明了基于通信網絡的驗證產品真偽的方法。以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暗碼防偽方法為例,該方法用不透明的遮擋層遮擋產品的防偽密碼,使得遮擋層完好時,防偽密碼不能目視得到,從而形成防偽暗碼。在驗證使用暗碼標識的產品真偽時,必須破壞暗碼遮擋層,即,刮開遮擋層后,利用防偽密碼查詢計算機網絡(其它的例子中采用移動通信網絡,或固話網絡等)的數據庫,實現該產品的真偽驗證。然而,當所述暗碼的遮擋層被破壞,使防偽密碼變成明碼后,就可以利用該明碼復制出來大量暗碼,所有用該暗碼標識的產品,無論真偽,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查詢得到,從而驗證產品為真。可見,這種方法也難以阻止造假,以及難以有效驗證產品的真偽。另外,在產品流通環節中,暗碼的遮擋層是不能被破壞的,這樣當最終消費者發現假冒產品時,大量的假冒產品已經通過錯綜復雜的流通環節大量流入市場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驗證產品真偽的方法和系統,以提供一種有效、便捷且易于操作的防偽技術來滿足人們對防偽的需求。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驗證產品真偽的方法,在被驗證產品的表面上具有設置唯一的溯源碼和唯一的防偽碼,所述溯源碼和所述防偽碼有唯一的關聯關系和一一對應關系;在所述方法中:
第一移動終端掃描被驗證產品表面的溯源碼和防偽碼;
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到網絡服務器;
判斷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同一個產品記錄,如果不對應,確認被驗證產品為“假”,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假”的信息,設置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無效,否則,
判斷所述防偽碼是否首次被掃描,如果是首次被掃描,確認被驗證產品為“真”,設置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對第一移動終端的授權,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真”的信息和產品信息,如果不是首次被掃描,確認被驗證產品為“假”,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假”的信息。
在第二個優選的方法實施例中,其中,如果所述防偽碼不是首次被掃描,進一步判斷所述第一移動終端是否已經獲得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的授權,如果已經獲得授權,確認被驗證產品為“真”,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真”的信息和產品信息,如果沒有獲得授權,確認被驗證產品為“假”,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假”的信息。
在第三個優選的方法實施例中,其中,在判斷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同一個產品記錄的步驟前,包括下述步驟:
判斷所述防偽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某一產品記錄,如果不對應,確認被驗證產品為“假”,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假”的信息,設置所述溯源碼無效,如果對應,繼續執行判斷所述溯源碼和防偽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同一個產品記錄的步驟。
在第四個優選的方法實施例中,其中,在判斷所述防偽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某一產品記錄的步驟前,包括下述步驟:
判斷所述溯源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某一產品記錄,如果不對應,確認被驗證產品為“假”,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判斷結果為“假”的信息,如果對應,繼續執行判斷所述防偽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某一產品記錄的步驟。
在第五個優選的方法實施例中,其中,在判斷所述溯源碼是否對應數據庫中某一產品記錄的步驟前,包括下述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志剛,未經王志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45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行剪切的滾筒飛剪
- 下一篇:脊柱椎體骨折微創復位固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