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散熱風扇驅動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4107.3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5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史永勝;劉丹妮;馬猛飛;李俊龍;寧青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P6/08 | 分類號: | H02P6/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2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散熱 風扇 驅動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散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散熱風扇,尤其是一種智 能散熱風扇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在各種由大量集成電路組成的控制系統中,溫度的控制是非常 關鍵的。高溫不但會導致系統運行不穩,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有可能 使某些部件燒毀。高溫熱量的產生不是來自系統外,而是系統內部, 或者說是集成電路內部。散熱器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熱量吸收,然后發 散到機箱內或者機箱外,保證計算機部件的溫度正常。散熱風扇,憑 借它的價格低、性能高、效率高、噪音低、壽命長等優勢成為當前散 熱器的主流。
現有技術中的普通無刷散熱風扇的缺點有以下幾點:
(1)電路電流換相的時序控制較復雜且不夠準確,從而使得風 扇的安全性較低,壽命短。
(2)現有無刷電機常會會遭受過大電流的侵擾,電磁振蕩引起 的輻射對整機性能的影響比較大。
(3)輸入信號強度不同時,使得風扇轉速不能同步,即智能化 較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智能散 熱風扇驅動電路,其以三相橋式電路作為時序的主控電路,能夠使散 熱風扇更加智能、高效、穩定,同時降低了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
這種智能散熱風扇驅動電路,包括主控電路,以及與所述主控 電路連接的電源系統、信號采集模塊、全橋驅動電路和反饋保護電路; 所述全橋驅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有風扇電機,所述風扇電機還連接有 反饋保護電路;所述反饋保護電路還與全橋驅動電路連接。
上述電源系統由反接保護電路和輸入線路濾波電路組成,所述 反接保護電路的輸入端連接48V電源,保護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至線 路濾波電路輸入端,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為電源系統的電源輸出端。
上述信號采集模塊由霍爾傳感器實現。
上述主控電路為MCU。
上述全橋驅動電路由PWM信號處理電路和風扇驅動電路組成; PWM信號處理電路的輸入端作為全橋驅動電路的輸入端;所述PWM 信號處理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風扇驅動電路的輸入端,風扇驅動電路的 輸出端作為全橋驅動電路的輸出端。
上述反饋保護電路由過流保護電路、欠壓保護電路和放大電路 組成;所述過流保護電路和欠壓保護電路均分別連接主控電路和全橋 驅動電路的風扇驅動電路;所述放大電路分別連接主控電路和風扇電 機。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以三相橋式電路作為時序的主控電路,與過流保護電路, 信號采集電路等電路的配合,調節電路和線圈時序和邏輯關系達到同 步,使得散熱風扇更加智能、高效、穩定,同時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智能散熱風扇驅動電路的原理示意圖;
圖2電源系統原理圖;
圖3三相全橋驅動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本發明的智能散熱風扇驅動電路,包括主控電路C, 以及與主控電路C連接的電源系統A、信號采集模塊B、全橋驅動電 路D和反饋保護電路E;全橋驅動電路D的輸出端連接有風扇電機F, 所述風扇電機F還連接有反饋保護電路E;反饋保護電路E還與全橋 驅動電路D連接。所述信號采集模塊B由霍爾傳感器實現,即由霍 爾傳感器及其外圍電路組成。所述主控電路C為MCU。
所述電源系統A提供穩定的直流電壓保證系統電源需求;所述 信號采集模塊B的傳感器采樣電路感應所述風扇電機轉子上的N、S 極,輸出對應的高低電平;所述主控電路C連接所述信號采集、反 饋保護,綜合相關信息,輸出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全橋驅動電路D 組態,從而控制所述風扇電機F旋轉,完成智能控制。
以下對各部分電路進行詳細描述:
電源系統A
本發明的電源系統A由反接保護電路和輸入線路濾波電路(即 電源線路濾波器電路)組成(如圖1),反接保護電路的輸入端連接 48V電源,保護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至線路濾波電路輸入端,輸入線路 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為電源系統的電源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41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并聯運動解耦伺服控制平臺
- 下一篇:一種自沖鉚接的輔助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