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33785.8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9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曹志偉;呂欣;張程滔;陳道君;米玉華;范玉德;朱哲新;鮑延年;廉國營;趙維;蔣道建;劉彤;何碧;陳學平;袁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劉興亮 |
| 地址: | 621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靜壓 控制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智能控制系統(tǒng),具體涉及一種結構化的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溫等靜壓控制對象主要是從室溫到最高300℃的工作缸內工作介質油的壓力,因該設備可用于航空航天、特種陶瓷等特種材料加工及國防軍工領域特殊材料成型,國外嚴格限制進口,國外相關報道較少,尤其是對如何實現寬溫域超高壓壓力控制幾乎未見針對性的報道。而國內目前僅能制造冷等靜壓機,其控制對象單一,控制系統(tǒng)沒有根據功能進行結構化設計,可擴展功能性不足,壓力過程控制功能單一和控制精度不高。目前已知的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中,存在以下不足之處:控制系統(tǒng)功能單一,可擴展性不強;壓力控制過程簡單,尤其是增壓、卸壓速率不可調節(jié),高壓卸壓快,低壓卸壓慢;保壓時間短,保壓精度不高,補壓過程壓力波動大;過程控制簡單,無法實現復雜的控制過程及工藝參數輸入。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以期待解決現有技術中等靜壓控制系功能單一,可擴展性不強;壓力控制過程簡單,保壓時間短,保壓精度不高,補壓過程壓力波動大,無法實現復雜的控制過程及工藝參數輸入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實現包括人機對話以及遠程監(jiān)控功能的管理層;所述管理層設定工藝參數;用于實現包括邏輯處理以及控制算法實現功能的控制層;所述管理層與控制層通過工業(yè)以太網連接;還包括用于接收并執(zhí)行控制信號以及信號采集的設備層;所述設備層與控制層連接;所述控制層保存工藝參數,且所述控制層接收所述設備層的采集信號,以及響應于保存的工藝參數接收到的采集信號,而向設備層發(fā)送控制信號。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安全保護系統(tǒng),所述安全保護系統(tǒng)與所述控制層連接,且所述安全保護系統(tǒng)與所述設備層連接。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管理層包括:管理計算機、工控計算機。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控制層包括:PLC、DSP協處理器。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DSP協處理器用于處理寬溫域條件下的壓力控制規(guī)律計算。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還包括三相五線制供電電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三相五線制供電電源包括:380伏交流電源、220伏交流電源、24伏直流電源。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工藝參數包括:安全報警值。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設備層包括:加熱器、執(zhí)行電器、現場操作電器、傳感器;所述加熱器與所述PLC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設備能可靠運行,當工控機故障時,控制系統(tǒng)仍然按照預先設定的工藝參數完成生產;當工控機重啟后,仍然能繼續(xù)顯示設備當前狀態(tài);電源系統(tǒng)能可靠供給不同負載,且相互不會相互干擾影響,同時,控制柜內的電磁兼容環(huán)境得到有效改善,確保了參數檢測的穩(wěn)定性;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有利于設備功能擴展、程序解讀、設備維修和系列化、結構化、標準化設計;能實現功能擴展,實現遠程監(jiān)控、生產線自動傳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溫等靜壓控制系統(tǒng)結構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電源分配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PLC軟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工藝參數數據流向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工藝參數設定數據流向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37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電設備紅外缺陷帶電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內嵌式通體玻璃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