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引誘稻縱卷葉螟的組合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2174.1 | 申請日: | 2013-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01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芳;程建軍;張佩;周興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37/40 | 分類號: | A01N37/40;A01N35/02;A01N31/02;A01P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盧亞麗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誘 稻縱卷葉螟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寄主植物組分與性信息素組配引誘稻縱卷葉螟的配方,并涉及該配方的用途。?
背景技術
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üenée是我國水稻上常發生的一種遷飛性害蟲,對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威脅。該蟲的幼蟲在水稻分蘗期或孕穗-抽穗期取食為害嫩葉或劍葉,盡管分孽期為害水稻有較強的補償能力,但在水稻生長后期仍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生產上針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主要依賴化學殺蟲劑,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至今,農民防治稻縱卷葉螟主要使用甲胺磷農藥,由于甲胺磷屬于高毒有機磷農藥,農業部第322號公告,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市場銷售和使用甲胺磷。近年來,己有許多研究反映常用殺蟲劑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下降,稻縱卷葉螟對一些殺蟲劑如殺蟲單、甲基對硫磷和溟氰菊酷產生中低水平的抗藥性。并且化學防治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1)生產成本提高;(2)農藥生產過程造成附近地區的大氣、水源等的點源污染;農藥使用后造成農業土壤環境和江湖水系的非點源污染,導致環境污染和對農田生態系統的破壞;(3)農藥殘留對人類及家畜生命安全的威脅;(4)微生物農藥和生物技術在防治中的作用仍不樂觀:微生物農藥阿維菌素、蘇云金桿菌Bt對環境安全,但作用緩慢。?
稻縱卷葉螟性信息素是由雌蟲釋放用來引誘雄蟲進行交配的物質。目前,稻縱卷葉螟性信息素組分已經得到鑒定,其組分為順11-十八碳烯醛、順13-十八碳烯醛、順11-十八碳烯醇和順13-十八碳烯醇的混合物,各組分間的配比為60ug:500ug:60ug:120ug時引誘效果較好(本發明所用性信息素組分即為上述配比)。但因其只能引誘雄蟲,在生產上還達不到防治的效果,所以目前對它的利用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
開展稻縱卷葉螟的無公害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揮發物與昆蟲性信息素協同作用進行害蟲防治是一種新型防治手段,具有選擇性強,用量微,對環境生態安全,保護自然天敵,無農藥抗性等優點。并且國內外已有許多成功案例,如Deng等(2004)發現在棉花田和白菜田中,甜菜夜蛾雌性性信息素與己烯乙酸酯(Z)-3-hexenyl?acetate或苯乙醛的混合物比單性信息素吸引更多的雄蟲。苯甲醛benzaldehyde和水楊酸甲酯methyl?salicylatehe和同種性信息素結合可以誘捕到更多的禾谷縊管蚜Rhopalosiphum?padi(L.)和忽布疣蚜Phorodon?humuli(Schrank)。本發明圍繞當前水稻生產中面臨的遷飛性害蟲——稻縱卷葉螟,研究植物揮發物與稻縱卷葉螟性信息素的協同增效作用,開展稻縱卷葉螟的防控誘殺技術研究,項目實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生產指導意義。?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稻縱卷葉螟性信息素只能引誘雄蟲,難以達到防治效果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引誘稻縱卷葉螟的新配方,該新配方是由寄主植物組分與性信息素組配,可以顯著提高引誘雄蛾的數量,并同時可以引誘雌蛾。?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引誘稻縱卷葉螟的組合物,是由水楊酸甲酯與稻縱卷葉螟性信息素組成。其中,水楊酸甲酯與稻縱卷葉螟性信息素的比例范圍為1ug:1ug至100ug:1ug。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組合物在綜合防治稻縱卷葉螟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組合物經驗證可以顯著提高引誘雄蛾的數量,并同時可以引誘雌蛾(詳見表15和表16)。該配方可制作成不同類型誘芯用于生產防治,在減輕稻縱卷葉螟的為害中得到應用,對稻縱卷葉螟進行有效預測和誘殺防治。并可以解決稻縱卷葉螟單性信息素組分只誘集稻縱卷葉螟雄成蟲的問題,達到全面控制蟲害的效果,并可以提高引誘的效率,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稻谷生產中的農藥污染和殘留問題,為我國的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組合物的篩選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發明組合物的篩選過程如圖1所示。?
1、寄主植物揮發物組分的確定?
稻縱卷葉螟寄主范圍廣泛,包括水稻、玉米、甘蔗、小麥、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和一些禾本科雜草,水稻是其最適宜的寄主。水稻植株中揮發性次生物質對稻縱卷葉螟的行為有明顯影響。我們通過查閱大量文獻,選擇了42種植物揮發物組分(包括23種脂肪族化合物、4種芳香族化合物、10種單萜類物質和5種倍半萜類物質)進行研究。這些揮發性物質主要來源于水稻、玉米、小麥等禾本科植物(詳見表1)。?
表1??化學樣品名稱、編碼、純度和來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21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葉片泵轉子
- 下一篇:一種螺桿泵橡膠防護罩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