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發電汽輪機錯油門滑閥卡澀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31694.0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1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亮;高晉鋒;崔志民;牛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17/26 | 分類號: | F01D17/26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47507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發電 汽輪機 油門 滑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汽輪機調速系統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解決發電汽輪機錯油門滑閥卡澀的方法。
背景技術
汽輪發電機組在運行中容易出現加減負荷困難的問題,以致于造成負荷突跳;有時加減負荷后數分鐘后,負荷還有大幅度的增減,給生產帶來了波動。經對調速系統各部套進行測量后發現,錯油門滑閥存在著不對中,造成滑閥和外套筒卡澀,從而造成生產系統的不穩定。
分析并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了解到:由于油中帶水及油品氧化問題,目前國內外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而滑閥間隙無論是結構設計還是功能要求都不可能取消。因此,解決滑閥卡澀的關鍵歸結于:如何解決滑閥偏心及克服因油品性質變化而增加阻力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解決發電汽輪機錯油門滑閥卡澀的方法。解決了現有發電汽輪機錯油門滑閥卡澀問題,提高了調速系統的靈敏度。
本發明是在滑閥端部安裝一液力飛輪,液力飛輪上開有射油孔,在滑閥上開進油孔與液力飛輪上的射油孔連通,從進油孔將2.0MPa的壓力油引入液力飛輪,作為動力油從液力飛輪的射油孔射出,在液力飛輪上安裝一可調節油量大小的可調螺絲,調整可調螺絲來調節油壓將射流速度調整在2-3米/秒,使液力飛輪帶動滑閥處于旋轉狀態。
這樣就可克服滑閥在滑閥套中徑向偏心及軸向阻力問題,使滑閥在運行中始終保持旋轉,解決了錯油門滑閥卡澀問題,提高了調速系統的靈敏度。
實現上述方法的液力飛輪與錯油門滑閥絲扣連接,并有一可將液力飛輪、滑閥、可調螺絲鎖緊為一體的鎖緊螺母。
上述的液力飛輪直徑為70?mm,厚度為8?mm。
上述的滑閥上的進油孔孔徑為6?mm。
上述的液力飛輪上的射油孔孔徑為1mm,如開孔過大將影響壓力油,即造成壓力油壓降低,將帶來新的不穩定。
本發明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經實踐證明,消除了錯油門滑閥卡澀的問題,提高了調速系統的靈敏度,解決了加減負荷突跳問題,穩定了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滑閥結構及調速系統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的錯油門滑閥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中:1.滑閥,2.液力飛輪,3.可調螺絲,4.進油孔,5.射油孔,6.滑閥套。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在滑閥1端部安裝有一液力飛輪2,液力飛輪2上開有射油孔5,在滑閥1上開進油孔4與液力飛輪2上的射油孔5連通,從進油孔4將2.0MPa的壓力油引入液力飛輪2,作為動力油從液力飛輪2的射油孔5射出,在液力飛輪2上安裝一可調節油量大小的可調螺絲3,調整可調螺絲3來調節油壓將射流速度調整在2-3米/秒,使液力飛輪2帶動滑閥1處于旋轉狀態。這樣就可克服滑閥1在滑閥套6中徑向偏心及軸向阻力問題,使滑閥1在運行中始終保持旋轉,解決了滑閥卡澀問題,提高了調速系統的靈敏度。
實現上述方法的液力飛輪與錯油門滑閥可以是絲扣連接,并有一可將液力飛輪、滑閥、可調螺絲鎖緊為一體的鎖緊螺母。
上述的液力飛輪直徑為70?mm,厚度為8?mm。
上述的滑閥上的進油孔孔徑為6?mm。
上述的液力飛輪上的射油孔孔徑為1mm,如開孔過大將影響壓力油,即造成壓力油壓降低,將帶來新的不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16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